扼腕抵掌
读音(发音): è wàn dǐ zhǎng
详细解释(意思):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出处(典故):
示例:
扼腕抵掌成语接龙
- 张敞画眉
- 仗马寒蝉
- 张扬
- 张力
- 张吻如盆
- 张口结舌
- 张口结?
- 张皇失措
- 张开
- 张
- 涨
- 獐头鼠目
- 障碍
- 仗义疏财
- 仗势欺人
- 仗势凌人
- 掌上珠
- 涨价
- 涨潮
- 张灯结采
- 张口结舌
- 张良借箸
- 张灯结彩
- 张脉偾兴
- 张冠李戴
- 张眉努目
- 张慌失措
- 张本继末
- 张眉努眼
- 张皇其事
第一个字为"扼"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腕"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抵"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掌"的成语
扼腕抵掌相关推荐
成语"扼腕抵掌"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扼腕抵掌"逐字解释参考
è①用力掐住。《汉书·李广传》:“力~虎,射命中。”②把守;据守。《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险以制敌之冲,未易胜也。”【扼襟】控制要害。周邦彦《汴都赋》:“~控咽,屏藩表里。”【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五人墓碑记》:“~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àn(~儿)腕子:手~儿。【腕骨】构成手腕的骨头,每只手有八块。【腕子】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手~。【腕足】乌贼、章鱼等生长在口的四周能蜷曲的器官,上面有许多吸盘,用来捕食并防御敌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ǐ①推挤;排挤。扬雄《解嘲》:“(范雎)~穰侯而代之。”②抵赖;否认。《汉书·田延年传》:“延年~曰:‘本出将军之门,蒙此爵位,无有事是。’”③相当;值。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万金。”④抵偿。《五人墓碑记》:“一旦~罪,或脱身以逃。”⑤抗拒。《三国演义》:“曹军不能~当。”⑥到;到达。《报刘一丈书》:“~墓则前所受赠金者出。”⑦抵触;触犯。王充《论衡·辨祟》:“~触县官。”⑧击;攻击。《刘东堂言》:“惟树后生一人抗词与辨,连~其隙。”⑨掷;扔。《海瑞传》:“帝得疏,大怒,~之地。”【抵法】依法受刑。犹伏法。【抵死】⒈冒死;触犯死罪。⒉拼命;竭力。⒊分外。⒋始终;总是。【抵罪】⒈抵偿其罪。⒉犯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ǎng①手掌。《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拊~。”②动物的脚掌。《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③主管;掌握。《殽之战》:“郑人使我~其北门之管。”【掌故】旧制;旧例。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的沿革及故事传说。【掌节】掌守符节。【掌徒】掌管徒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