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张冠李戴 > 张冠李戴的成语解释

张冠李戴

读音(发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详细解释(意思):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典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示例: 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张冠李戴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张"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冠"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李"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戴"的成语

张冠李戴相关推荐

成语"张冠李戴"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张冠李戴"逐字解释参考

zhāng①把弦安在弓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工人之~弓……”②开弓。《诗经·小雅·吉日》:“既~我弓,既挟我矢。”③紧张;紧。《礼记·杂记》:“一~一弛,文武之道也。”④张开。《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尾伸须。”⑤张大;扩大。《出师表》:“诚宜开~圣听。”⑥铺张;夸大。《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只管虚~声势。”⑦陈列;设置。《群英会蒋干中计》:“大~筵席。”⑧设置机关罗网以捕取鸟兽。《后汉书·王乔传》:“于是候鸟至,举罗~之。”⑨纺望。《水浒传》:“在门缝里~时,见智深抢到山门下。”成语有“东张西望”。⑩《左传·昭公十三年》:“子产以幄幕九~行。”zhàng①骄傲自大。《左传·桓公六年》:“随~,必弃小国。”②通“胀”,肚内膨胀。《左传·成公十年》:“(晋侯)将食,~,如厕。”③通“帐”,帷帐。《荀子·正论》:“居则设~容,负依而坐。”【张本】预为布置,为将来的行事准备条件。【张目】睁大眼睛。助长声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ān①帽子。《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②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上,力叮不释。”【辨】冠,冕,巾,弁,帽。“冠”是帽子总称。“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巾”是扎在头上的织物。“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帽”是后起字。guàn①戴帽子。《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切云之崔嵬。”②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者五六人。”③位居第一。《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一时。”【冠盖】官吏的衣着和车乘。引申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冬实,朔漠则桃~夏荣。”②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③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之往来,共其乏困。”【李代桃僵】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李下】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加在头上;用头顶着。《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朱缨宝饰之帽。”《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②推崇;遵奉;拥护。《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戴白】满头白发,借指老人。陆游《新凉书怀》:“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各欣然。”【戴笠】戴斗笠,比喻贫贱。【戴头】比喻刚正不畏强暴,不怕杀头。【戴翼】辅助。《汉书·董仲舒传》:“欲则先王这法以~其世者甚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