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匪夷匪惠 > 匪夷匪惠的成语解释

匪夷匪惠

读音(发音): fěi jí fěi huì

详细解释(意思):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出处(典故): 《旧唐书·司空图传》:“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明;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示例:

匪夷匪惠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匪"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夷"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匪"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惠"的成语

匪夷匪惠相关推荐

成语"匪夷匪惠"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匪夷匪惠"逐字解释参考

fěi①通“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我心~石,不可转也。”【引】指行为不正的人。李朝威《柳毅传》:“不幸见辱于~人。”②相当于“彼”。《诗经·桧风·匪风》:“~风发兮,~车偈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①我国古代东部民族,后泛指中原以外各族。《涉江》:“哀南~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②泛指外国或外国人。《三元里抗英》:“逆~各狐凭鼠伏,潜逃两炮台中,不敢出入。”③平坦。《核舟记》:“其船背稍~。”《游褒禅山记》:“夫~以近,则游者众。”④铲平;除平。《赤壁之战》:“今操芟~大难,略已平矣。”⑤杀;灭。《苏武传》:“大臣亡罪~灭者数十家。”⑥和悦。《送东阳马生序》:“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世】太平的世道。【夷犹】迟疑不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ěi①通“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我心~石,不可转也。”【引】指行为不正的人。李朝威《柳毅传》:“不幸见辱于~人。”②相当于“彼”。《诗经·桧风·匪风》:“~风发兮,~车偈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ì①仁爱;仁慈。《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敬贤礼士。”②恩惠;恩赐。《曹刿论战》:“小~未偏,民弗从也。”《谏太宗十思疏》:“仁者播其~,信者效其忠。”③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施加恩惠。无实在意义。《左传·僖公四年》:“君~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④柔和。《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风和畅。”⑤通“慧”,聪明。《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送李愿归盘谷序》:“秀外而~中。”【惠风】⒈柔和的风。⒉比喻恩惠、仁爱。【惠化】旧时地方官有被人称道的政绩和教化。【惠鲜】施恩惠于贫穷的人。【惠音】⒈和谐之音。⒉敬称友人的来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