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奋笔疾书 > 奋笔疾书的成语解释

奋笔疾书

读音(发音): fèn bǐ jí shū

详细解释(意思):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出处(典故): 宋·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示例: 世贞昼夜伏案,~,日书一回,不得片刻喘息。 ★《金瓶梅传奇》第二十七回

奋笔疾书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奋"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笔"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疾"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书"的成语

奋笔疾书相关推荐

成语"奋笔疾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奋笔疾书"逐字解释参考

fèn①鸟展翅(飞)。《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飞。”?柳毅传》:“恨无毛羽,不能~飞。”②张开;举起。《口技》:“~袖出臂,两股战战。”?左忠毅公逸事》:“乃~臂以指拨眦。”③挥动;舞动。《中山狼传》:“遂鼓吻~爪向先生。”?大铁椎传》:“客~椎左右击,人马仆地。”④奋勇;振奋。《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不顾流俗。”?序》:“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⑤施展;表现。《项羽本纪赞》:“~其私智而不师古。”?毛遂自荐》:“诚能据其势而~其威。”⑥发扬。《过秦论》:“及至始皇,~六世之余烈。”【奋辞】大言;高调。【奋衣】1、振衣去尘。《礼记·曲礼上》:“~由右上,取贰绥,跪乘。”2、拂袖,表示气愤。《世说新语·规箴》:“~而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ǐ①写字、画画等的工具。与纸、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②书写;记载。《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录。”③笔迹;书画墨迹。《新唐书·李白传》:“观公~奇妙,欲以藏家尔。”④散文。《文心雕龙·总述》:“今之常言,有文有~,以为无韵者~也,有韵者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í①病;疾病。《扁鹊见蔡桓公》:“君有~在腠里,不治将恐深。”②生病;患病。《荀子·天论》:“寒暑不能使之~。”③毛病;缺点。《公输》:“必为有窃~矣。”④疾苦;痛苦。《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⑤疾苦;痛苦。《西门豹治邺》:“会长老,问民之所~苦。”⑥痛心;憎恨。《屈原列传》:“屈平~王听之不聪也。”⑦妒忌;嫉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之。”⑧快;迅速。《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走。”⑨大;强;猛烈。《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⑩敏捷。王维《观猎》:“草枯鹰眼~,雪尽马蹄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ū①写。《陈涉世家》:“乃丹~帛曰‘陈胜王’。”②记录。《狱中杂记》:“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③文字。《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④书法。《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池水尽黑。”⑤信。《春望》:“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⑥文书;公文。《木兰诗》:“军~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⑦书籍。《熟读精思》:“大抵观~先须熟读。”⑧指《尚书》。⑨曲艺的一类。《柳敬亭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