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苏暍醒
读音(发音): gǎo sū yē xǐng
详细解释(意思):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出处(典故): 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示例:
槁苏暍醒成语接龙
- 腥闻在上
- 杏脸桃腮
- 兴高采烈
- 形色仓皇
- 惺惺惜惺惺
- 性急
- 幸灾乐祸
- 幸运
- 幸福
- 幸存
- 醒悟
- 醒来
- 醒目
- 醒觉
- 性质
- 形色仓皇
- 形容枯槁
- 形旁
- 形而上学
- 醒
- 形单影只
- 形影不离
- 形
- 形影相吊
- 形销骨立
- 形式
- 兴师动众
- 兴冲冲
- 兴师
- 兴兵
第一个字为"槁"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苏"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暍"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醒"的成语
槁苏暍醒相关推荐
成语"槁苏暍醒"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槁苏暍醒"逐字解释参考
gǎo草木枯干。刘向《九叹·远势》:“草木摇落时~悴兮。”(草木凋落,到时候就枯干了。悴:指枯萎。)《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矣。”【又】泛指干,枯干。《庄子·知北游》:“形若~骸。”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ū①死而复生。萧衍《净业赋序》:“独夫既除,苍生~息。”②紫苏,一种植物。枚乘《七发》:“秋黄之~。”③苏醒过来。《史记·扁鹊传》:“有间,太子~。”【引】在困难中得到解救。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其困。”④取草。《史记·淮阴侯列传》:“樵~后爨。”【引】取。《离骚》:“~粪壤以充帏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暍yē〈动〉(1)中暑[sufferheatstroke]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夏服君事不及暍。——《大戴礼记·千乘》使民夏不宛暍。——《荀子·富国》民多暍死。——《汉书·武帝纪》(2)又如:暍人(中暑的人);暍死(中暑而死)(3)暑热;热[heat]伤,热也。——《字林》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唐·杜甫《雷》(4)又如:暍困(为暑热所困);暍暑(暑热);暍暍(形容极热)(5)变色[changecolour]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令书色暍。——《齐民要术》
xǐng①酒醉后醒来。《雨霖铃》:“今宵酒~何处?”②清醒。《屈原列传》:“众人皆醉而我独~。”③睡醒。《口技》:“既而儿~,大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