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樵苏失爨 > 樵苏失爨的成语解释

樵苏失爨

读音(发音): qiáo sū shī cuàn

详细解释(意思):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出处(典故): 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淡。”

示例:

樵苏失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樵"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苏"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失"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爨"的成语

樵苏失爨相关推荐

成语"樵苏失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樵苏失爨"逐字解释参考

qiáo①木柴。晁错《论贵粟疏》:“伐薪~,治官府,给徭役。”②砍柴;打柴。《赤壁赋》:“况吾与子渔~于江渚之上。”③樵夫;打柴的人。《谢公墩》:“问~~不知,问牧牧不言及。”【樵苏不爨】有柴有草,无食为炊。用以喻贫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ū①死而复生。萧衍《净业赋序》:“独夫既除,苍生~息。”②紫苏,一种植物。枚乘《七发》:“秋黄之~。”③苏醒过来。《史记·扁鹊传》:“有间,太子~。”【引】在困难中得到解救。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其困。”④取草。《史记·淮阴侯列传》:“樵~后爨。”【引】取。《离骚》:“~粪壤以充帏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ī①丧失;失去。《班超告老归国》:“尚后竟~边和。”②迷失。《垓下之战》:“项王至阴陵,迷~道。”③错过;耽误。《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④过错;过失。《柳毅传》:“帝知其冤而宥其~。”⑤忍不住;禁不住。杜甫《远游》:“似闻胡骑走,~喜问京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uàn①烧火做饭。《孟子·滕文公》:“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②灶。《项脊轩志》:“迨诸父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③戏曲名词。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如《朴百花爨》、《文房四宝爨》等。④我国古代地域名与民族名。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晋宋至隋唐时,爨氏分为东西二部,均在云南东部。元代一般以东爨居民为黑爨,以西爨居民为白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