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海底捞针 > 海底捞针的成语解释

海底捞针

读音(发音): hǎi dǐ lāo zhēn

详细解释(意思):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典故):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示例: 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那寻一个?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海底捞针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海"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底"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捞"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针"的成语

海底捞针相关推荐

成语"海底捞针"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海底捞针"逐字解释参考

hǎi①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②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头。,古来白骨无人收”③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客】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ǐ①底部;底面。《小石潭记》:“全石以为~。”②里面;下面。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当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③原稿;草稿。如“底本”。④末尾;尽头。如“年底”。⑤到;到达。《列子·天瑞》:“~春披裘。”⑥停滞。柳宗元《天说》:“人之血气败逆壅~。”⑦何;什么。《乐府诗集·秋歌》:“寒衣尚未了,郎唤侬~为?”⑧相当于“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āo(1)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打~|~饭|~鱼。(2)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趁机~一把。(3)<方>顺手拉或拿。【捞本】(~儿)赌博时赢回输掉的本钱,泛指采取办法把损失了的补偿上(多含贬义)。【捞稻草】快要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也要抓住。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捞摸】<轻><口>在水里寻找,借指攫取非分利益。【捞着】得到机会(做某事):那天的联欢会,我没~参加。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ēn①缝纫用的针。《促织》:“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芥。”②治病用的金属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石之所及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