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谏尸谤屠 > 谏尸谤屠的成语解释

谏尸谤屠

读音(发音): jiàn shī bàng tú

详细解释(意思):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出处(典故): 唐·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示例:

谏尸谤屠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谏"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尸"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谤"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屠"的成语

谏尸谤屠相关推荐

成语"谏尸谤屠"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谏尸谤屠"逐字解释参考

jiàn①规劝;劝谏。多用于下对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上书~寡人者,受中赏。”②挽回;纠正。《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ī①尸体,古也写作“屍”。《唐雎不辱使命》:“伏~百万,流血千里。”②陈列尸体示众。《叔向贺贫》:“其身~于朝,其宗灭绛。”③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④主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盟者。”【尸臣】主事的大臣。【尸利】如尸之只受享祭而无所事事,喻受禄而不尽职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ng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毁谤。《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辨】诽,谤,讥.都有指责别人过错或缺点之意.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后议论、嘀咕;讥,是讥刺.【谤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立之于朝。”【谤书】1.攻击别人或揭人隐私的书信。2.专指《史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ú①宰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者。”②屠杀;大规模地残杀。《史记·萧相国世家》:“项王与诸侯~烧咸阳而去。”③屠夫;宰杀牲畜为业的人。《狼》:“一~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屠伯】宰杀牲畜的能手。多喻称胡乱杀人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