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敬贤礼士 > 敬贤礼士的成语解释

敬贤礼士

读音(发音): jìng xián lǐ shì

详细解释(意思):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典故):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示例: 玄德公纳谏如流,~。 ★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四折

敬贤礼士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敬"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贤"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礼"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士"的成语

敬贤礼士相关推荐

成语"敬贤礼士"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敬贤礼士"逐字解释参考

jìng①严肃;慎重。《论语·颜渊》:“君子~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②严肃慎重地对待。《谏太宗十思疏》:“忧懈台则思慎始而~终。”③尊敬;敬重。《后序》:“北虽貌~,实则愤怒。”④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以修~也。”⑤恭敬。《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án①有道德的;有才能的。《出师表》:“亲~臣,远小人。”②有德有才的人。《过秦论》:“宽厚而爱人,尊~而重士。”③善;好。《察今》:“非不~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④胜于;甚于。《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于长安君。”【贤达】有德有才有声望的当地人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②礼貌;礼仪;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③尊敬;以礼相待。《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④礼物。《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男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力~。”②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最低层。《国语·晋语》:“大夫食邑,~食田。”③泛指一般官吏。《后序》:“缙绅、大夫、~萃于左丞相府。”④有知识技能或道德品行的确。《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也。”⑤读书人。《论语》:“~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⑥战士;士兵。《鸿门宴》:“旦日飨~卒,为击破沛公军。”⑦执法官;狱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于~。”【士大夫】⒈士和大夫。⒉特指有声望、有地位的读书人。【士林】知识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