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慷慨仗义 > 慷慨仗义的成语解释

慷慨仗义

读音(发音): kāng kǎi zhàng yì

详细解释(意思):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典故):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示例: 黄兄~,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慷慨仗义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慷"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慨"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仗"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义"的成语

慷慨仗义相关推荐

成语"慷慨仗义"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慷慨仗义"逐字解释参考

kāng感愤;感慨;情绪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忧思难忘。”【慷慨】⒈意气激昂奋发。⒉感慨;感叹;⒊刚直不阿。⒋大方;不悭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ǎi①感慨;感叹。张衡《东京赋》:“~长思而怀古。”②激昂;激愤。曹操《短歌行》:“~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àng①刀、剑、戈、戟等武器的总称。《智取生辰纲》:“歇下担~,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成语有“明火执仗”。②仪仗。《高祖还乡》:“拿着些不曾见过的器~,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③执,拿。《盐铁论·结和》:“高皇帝~剑定九州。”④依靠;凭借。《赤壁之战》:“将军神武雄才,~父兄之烈。”⑤宫廷、官府内持兵器作侍卫和表示礼仪的人。《新唐书·仪卫志》:“朝会之~……号衙内五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②坚持正义。《公输》:“吾~固不杀人。”③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鸿门宴》:“亡去不~,不可不语。”④情义;恩情。《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⑤意义;意思。《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远。”⑥本着道义。《祭妹文》:“汝之~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