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仗节死义 > 仗节死义的成语解释

仗节死义

读音(发音): zhàng jié sǐ yì

详细解释(意思):指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出处(典故): 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示例: 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仗节死义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仗"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死"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义"的成语

仗节死义相关推荐

成语"仗节死义"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仗节死义"逐字解释参考

zhàng①刀、剑、戈、戟等武器的总称。《智取生辰纲》:“歇下担~,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成语有“明火执仗”。②仪仗。《高祖还乡》:“拿着些不曾见过的器~,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③执,拿。《盐铁论·结和》:“高皇帝~剑定九州。”④依靠;凭借。《赤壁之战》:“将军神武雄才,~父兄之烈。”⑤宫廷、官府内持兵器作侍卫和表示礼仪的人。《新唐书·仪卫志》:“朝会之~……号衙内五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é①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之后,皆迎刃而解。”②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③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④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⑤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倍思亲。”⑥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云中,何日遣冯唐?”⑦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⑧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⑨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⑩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情不移。”⑾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也。”⑿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⒀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⒁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⒂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而舞。”⒃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用,远罪丰家。”⒄简明;简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⒅斗拱;屋柱上端承梁的方形木头。《训俭示康》:“(管仲)山~藻棁,孔子鄙其小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ǐ①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又】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②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而骨肉也。”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肌,杀三虫。”④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士挑战。”⑤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焉。”⑥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②坚持正义。《公输》:“吾~固不杀人。”③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鸿门宴》:“亡去不~,不可不语。”④情义;恩情。《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⑤意义;意思。《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远。”⑥本着道义。《祭妹文》:“汝之~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