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狼奔兔脱 > 狼奔兔脱的成语解释

狼奔兔脱

读音(发音): láng bēn tù tuō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仓皇逃窜。

出处(典故): 《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示例:

狼奔兔脱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狼"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奔"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兔"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脱"的成语

狼奔兔脱相关推荐

成语"狼奔兔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狼奔兔脱"逐字解释参考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ēn①跑;急跑。《促织》“虫景怒,直~,遂相腾击。”②逃亡;出走。《殽之战》:“杞子~齐,逢孙、杨孙~宋。”《教战守策》:“四方之民兽~鸟窜。”③急速;迅疾。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到海不复回。”④古时指女子不经媒人撮合而私自投奔所爱的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相如。”⑤指飞奔的马。《三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与朱元思书》:“急湍若箭,猛浪若~。”bèn①投奔。《汉书·卫青传》:“遂将其馀骑可八百~降单于。”【又】接近;将近。《红楼梦》:“也~皿十岁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ù(~儿)哺乳动物,头部略象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兔唇】唇裂。【兔儿爷】中秋节应景的兔头人身的泥制玩具。【兔脱】<书>比喻逃走。【兔子】兔的通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uō①脱落;脱离。《左忠毅公逸事》:“左膝以下筋骨尽~矣。”②脱下;解去。《孔雀东南飞》:“揽裙~丝履,举身赴清池。”③解脱;免除。《促织》:“百计营谋不得~。”④逃脱;逃离。《鸿门宴》:“~身独去,已至军矣。”⑤发出;冒出。《毛遂自荐》:“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而出。”⑥掉下;落下。《秋声赋》:“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⑦疏忽;轻率。《殽之战》:“轻则寡谋,无礼则~。”⑧倘若;如果。《柳毅传》:“~获回耗,虽死必谢。”【脱略】轻慢;不拘。【脱兔】逃跑之兔,喻行动迅疾。【脱误】⒈脱漏和错误。⒉疏忽失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