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贪鼠窃
读音(发音): láng tān shǔ qiè
详细解释(意思):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出处(典故): 明·于谦《出塞》诗:“瓦刺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示例:
狼贪鼠窃成语接龙
- 怯防勇战
- 切齿腐心
- 切齿拊心
- 切齿痛恨
- 切齿痛心
- 切肤之痛
- 切骨之仇
- 切切此布
- 切切私语
- 切切在心
- 窃玉偷香
- 切中要害
- 挈领提纲
- 切中时弊
- 挈瓶之知
- 切中时病
- 挈瓶之智
- 怯声怯气
- 切磋琢磨
- 惬心贵当
- 切近的当
- 锲而不舍
- 窃钩窃国
- 切理会心
- 窃据要津
- 切理厌心
- 窃窃私议
- 切理餍心
- 窃窃私语
- 切身体会
第一个字为"狼"的成语
- 狼奔鼠窜
- 狼奔鼠偷
- 狼奔兔脱
- 狼餐虎噬
- 狼狈不堪
- 狼餐虎咽
- 狼狈万状
- 狼吃幞头
- 狼狈为奸
- 狼虫虎豹
- 狼狈周章
- 狼顾鸱张
- 狼奔豕突
- 狼心狗肺
- 狼顾鸱跱
- 狼猛蜂毒
- 狼顾狐疑
- 狼前虎后
- 狼心狗行
- 狼顾虎视
- 狼飧虎咽
- 狼烟大话
- 狼贪虎视
- 狼顾麕惊
- 狼烟四起
- 狼贪鼠窃
- 狼顾鸢视
- 狼眼鼠眉
- 狼嗥狗叫
- 狼羊同饲
- 狼突鸱张
- 狼嗥鬼叫
- 狼突豕窜
- 狼子兽心
- 狼嚎鬼叫
- 狼子野心
- 狼吞虎餐
- 狼号鬼哭
- 狼吞虎噬
- 狼吞虎咽
- 狼艰狈蹶
第二个字为"贪"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鼠"的成语
- 雀角鼠牙
- 抱头鼠窜
- 鸱张鼠伏
- 虫臂鼠肝
- 掉头鼠窜
- 奉头鼠窜
- 狗盗鼠窃
- 狗偷鼠窃
- 狗头鼠脑
- 狐奔鼠窜
- 狐凭鼠伏
- 狐潜鼠伏
- 狼奔鼠窜
- 狼奔鼠偷
- 狼贪鼠窃
- 狼眼鼠眉
- 貊乡鼠壤
- 貊乡鼠攘
- 鸟骇鼠窜
- 鸟惊鼠窜
- 捧头鼠窜
- 雀目鼠步
- 蛇头鼠眼
- 蚁溃鼠骇
- 蝇营鼠窥
- 贼头鼠脑
- 贼眉鼠眼
- 獐头鼠目
- 雉伏鼠窜
第四个字为"窃"的成语
狼贪鼠窃相关推荐
成语"狼贪鼠窃"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狼贪鼠窃"逐字解释参考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ān①贪财。《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于财货,好美姬。”②贪求;贪图;不知满足地追求。《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勤民。”③贪恋;舍不得。《西游记》:“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恋之心,怎么要分什么行李?”【贪叨】贪得无厌。【贪墨】贪污。指贪官污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种类多,一般的身体小,尾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鼠疮】中医指瘰疬(luǒlì)。【鼠窜】比喻象老鼠那样的惊慌逃走:抱头~。【鼠蹊】见〖腹股沟〗。【鼠曲草】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从基部分枝,叶子互生,匙形或条形,有柔软的白毛,头状花序,花黄色。茎和叶子可以入药,有镇咳祛痰等作用。也叫清明菜。【鼠疫】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三种。腺鼠疫的症状是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有时溃料。肺鼠疫的症状是咳嗽,吐暗红色的痰。败血型鼠疫的症状是呕吐、谵妄、昏迷,体温往往不高。也叫黑死病。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qiè①偷窃;盗窃。《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之。”②偷偷地,暗地里。《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发盆。”③私下里,私自。表示个人意见或行为的谦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计亡赵走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