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老生常谈 > 老生常谈的成语解释

老生常谈

读音(发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详细解释(意思):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出处(典故):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示例: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老生常谈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老"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生"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常"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谈"的成语

老生常谈相关推荐

成语"老生常谈"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老生常谈"逐字解释参考

lǎo①年老;衰老。《涉江》:“年既~而不衰。”【又】年老的日子。《要做则做》:“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将至。”②老死。《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于户牖之下。”③老年人。《论积贮疏》:“罢夫~易子而咬其骨。”④对辈、长者的称呼。《过小孤山大孤山》:“故得尽见杜~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⑤敬重;尊重;敬养。《齐桓晋文之事》:“~吾老,以及人之老。”⑥陈旧的;时间久的。《项脊轩志》:“百年~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⑦老子及其学说的省称。《进学解》:“攘斥佛~。”【老衲】老和尚。【老拙】老年人自谦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g①草木生长。《观沧海》:“树木丛~,百草丰茂。”②出生;诞生。《陈情表》:“~孩六月,慈父见背。”③生育;养育。《愚公移山》:“子又~孙,孙又~子。”④产生;发生。《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焉。”⑤生存;活着。《班超告老归国》:“丐超余一年得~还。”【又】〈名〉活着的人。《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又】〈动使动〉使……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死而肉骨也。”⑥生存期间;一坐。《归去来兮辞》:“感吾~之行休。”⑦生命。《鱼,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⑧生计;生活。《捕蛇者说》:“而乡邻之~日蹙。”⑨没有加工煮烧的;不熟。《鸿门宴》:“则与一~彘户。”⑩读书人。《送东阳马生序》:“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⑾〈副〉最;甚。《窦娥冤》:“怎不将天地也~埋怨。”⑿〈名〉通“性”天性;禀赋。《劝学》:“君子~非异也,善于物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ng①永久的;固定的。《师说》:“圣人无~师。”《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供。”②规律;准则。《荀子·天论》:“天行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平常;普通。《马说》:“且欲与~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采草药》:“盖~理也。”④平日;平时。《张衡传》:“~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⑤经常;常常。《伶官传序》:“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信陵君窃符救赵》:“赢闻晋鄙之兵符~在王卧内。”⑥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庸人不释。”⑦通“尝”。曾;曾经。《史记·留侯世家》:“项伯~杀人,从良匿。”(良:张良。)【常典】1.常例,正常的法度。2.经典。【常流】1.长河。常,通“长”。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宁赴~而葬乎江鱼腹中耳。”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蛟龙骋兮方远游。”3.平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琐琐~,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常式】1.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2.典范;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侍】经常侍从君主的官员,秦汉有中常侍,魏晋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n(1)说话或讨论:漫~|面~|~思想。(2)所说的话:奇~|传为美~|无稽之~。(3)姓。【谈柄】(1)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行。(2)古人谈论时所执的拂尘。【谈锋】谈活的劲头儿:~甚健。【谈话】1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他们正在屋里~。【谈话】2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多为政治性的)。【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谈判】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谈天】(~儿)闲谈。也说谈闲天。【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词和态度。【谈心】谈心里话:促膝~。【谈助】谈话的资料:足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