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龙肝凤脑 > 龙肝凤脑的成语解释

龙肝凤脑

读音(发音): lóng gān fèng nǎo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示例:

龙肝凤脑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龙"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肝"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凤"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脑"的成语

龙肝凤脑相关推荐

成语"龙肝凤脑"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龙肝凤脑"逐字解释参考

lóng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劝学》:“积水成渊,蛟~生焉。”②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指帝王用的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颜。”③比喻杰出的人物。《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也。”【龙飞】⒈比喻帝王将兴或即位。⒉比喻升官,得意。【龙凤】⒈指优异才能的人。⒉形容帝王的相貌。【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龙钟】⒈衰老的样子。⒉潦倒的样子。⒊流泪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n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此外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肝癌】肝脏的恶性肿瘤。症状是右上腹部疼痛,肝脏肿大,硬变,食欲不振,腹水,消瘦,有时出现黄疸。【肝胆】(1)比喻真诚的心:~相照。(2)比喻勇气、血性:~过人。【肝儿】指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肝风】中医指有头晕、头痛、耳鸣、心烦、手足抽搐等症状的病。【肝火】指容易急躁的情绪;怒气:动~|~旺。【肝气】(1)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2)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肝糖】见〖糖原〗。【肝吸虫】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先在淡水螺体内发育,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患者有消瘦、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另外一种主要寄生在牛、羊等肝脏内。也叫肝蛭。【肝炎】肝脏发炎的病,由病毒、梅毒螺旋体、变形虫或磷、砷等药物中毒引起。通常说的肝炎指由病毒引起的。参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慢性病,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右上腹部胀痛、肝脏变硬、脾肿大、腹水等。也叫肝硬化。【肝脏】肝。【肝蛭】见〖肝吸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èng(1)凤凰:龙~|丹~朝阳。(2)姓。【凤蝶】蝴蝶的一种,翅宽大,有鲜艳的斑纹,后翅有尾状突起。热带森林中最多。某些种类的幼虫吃柑、橘等树的叶子。【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帽子,帽上有用贵金属和宝石等做成凤凰形状的装饰,旧时妇女出嫁也用做礼帽。【凤皇】同〖凤凰〗。【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凤梨】(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在,边缘有锯齿,花紫色,果实密集在一起,外部呈鳞片状,果肉味甜酸,有很浓的香味。产于热带,我国广东、台湾等地都有出产。(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菠萝或菠萝蜜。【凤尾鱼】鲚(jì)的通称。【凤尾竹】竹的一种,杆丛生,枝细而柔软,叶子密生。可修剪成各种形状,用来做篱笆。【凤仙花】(1)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有白、红、粉红、淡黄色,种子、根、茎均入药。红色的花瓣可用来染指甲。(2)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指甲花。【凤眼莲】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略呈心脏形,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池塘或湖泊的水面,根垂生在水中。可作饲料。通称水葫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nǎo(1)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构成。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2)脑筋:人人动~,个个动手,大挖生产潜力。(3)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茴香~。【脑充血】脑部血管血液增多的病症,发病时有颜面发红、眼花、耳鸣、头痛等症状,是由于过度疲劳、心脏疾患、脑血管病变等引起。【脑袋】<轻><口>(1)头(tóu)①。(2)脑筋。【脑袋瓜子】<方>(1)头①。(2)脑筋。【脑电波】脑子的活动产生的电效应,经过电子仪器放大后可以在纸带上划出波状条纹,或用示波器显示出来。通过脑电波的观察可以帮助诊断脑部的各种疾患,或进行有关思维活动的研究。【脑儿】供食用的动物脑髓或象脑髓的食品:猪~|羊~|豆腐~儿。【脑瓜子】<方>头①。也说脑瓜儿。【脑海】指脑子(就思想、记忆的器官说):十五年前的旧事,重又浮上他的~。【脑积水】脑脊液在脑膜腔内或脑室内蓄积过多的病症,症状是脑室扩张,颅骨骨缝张开,头部静脉怒张,头痛,智力发育停止。【脑脊液】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脑膜的中层)下腔中,并在这些地方循环活动。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运走中枢神经系统代谢产物的作用。【脑际】脑海(就记忆、印象说)。【脑浆】头骨破裂时流出来的脑髓。【脑筋】(1)指思考、记忆等能力:动~|开动~找窍门|他~好,多少年前的事还记得很清楚。(2)指意识:旧~|新~。【脑壳】<方>头(tóu)①。【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象等的能力。【脑力劳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动,如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生产,以及从事政治、文化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脑颅】见‘颅’。【脑门子】<方>前额。【脑膜】脑表面的结缔组织,有三层,最外层是硬脑膜,中间是蛛网膜,里层是软脑膜。脑膜和脊膜相连,中间有脑脊液。脑膜有保护脑的作用。【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通称。【脑贫血】脑部血管血液过少的病症,有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多由失血、营养不良等引起。【脑桥】后脑的一部分、与小脑相连,上接中脑,下接延髓。它和延髓能传导感觉器官的感觉给大脑皮质,并传导大脑皮质的兴奋到脊髓以外的其他部分。【脑上体】内分泌腺之一,在第三脑室的后上部,形状象松树的果实。七岁以下小儿的脑上体比较发达,所分泌的激素有抑制性腺成熟的作用。也叫松果腺或松果体。【脑勺子】<方>头的后部。【脑神经】在人体脑颅的底部,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等发出的神经,共有十二对。除迷走神经支配心脏和胃肠的活动外,其余都管颈部以上的知觉和运动。【脑室】脑的空腔,共分四个,四个脑室上下相通,内部充满脑脊液。【脑下垂体】见〖垂体〗。【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通称。【脑溢血】病,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液流出管壁,使脑机能遭受破坏。血管硬化、血压突然上升等都能引起脑溢血。发病前有头痛、头晕、麻木、抽搐等症状,发病时立即昏迷,重的很快死亡。【脑汁】费脑筋叫‘绞脑汁’。【脑子】(1)<口>脑①。(2)脑筋:他~好,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这个人太没~了,才几天的事儿就忘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