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挠腮撧耳 > 挠腮撧耳的成语解释

挠腮撧耳

读音(发音): náo sāi juē ěr

详细解释(意思):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出处(典故): 元关汉聊《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三市,行行里挠腮撧耳,抹泪揉眵。”

示例:

挠腮撧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挠"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腮"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撧"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耳"的成语

挠腮撧耳相关推荐

成语"挠腮撧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挠腮撧耳"逐字解释参考

náo①搅和;搅动。《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沸。”②扰乱;阻挠。《冯婉贞》:“于是众人竭力~之。”③困扰。《教战守策》:“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民,又~以军法,则民将不安。”④弯曲,比喻屈服。《序》:“以坚毅不~之精神,与民贼相搏。”【挠北】溃败;败走。【挠弱】懦弱无能。【挠志】屈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āi两颊的下半部。【腮帮子】<口>腮。【腮颊】腮。【腮腺】两耳下部的唾液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所分泌的唾液含大量的消化酶。也叫耳下腺。参看〖唾液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撧juē〈动〉(1)折断[snap;breadsth.longand]我待撧枝在头上插。——元·佚名《盆儿鬼》(2)抓[scratch]检秦晋传检不着,翻寻着吴越,把耳朵撧。——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ěr①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石钟山记》:“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②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③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曩者所梦日符。”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非心服也。”⑤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⑥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