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履险蹈危 > 履险蹈危的成语解释

履险蹈危

读音(发音): lǚ xiǎn dǎo wēi

详细解释(意思):指经历危险。

出处(典故):

示例:

履险蹈危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履"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险"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蹈"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危"的成语

履险蹈危相关推荐

成语"履险蹈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履险蹈危"逐字解释参考

lǚ①踩;踏。《少年中国说》:“天戴其苍,地~其黄。”②登;登位。《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至尊而制六合。”③鞋子。《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举身赴清池。”【又】为(替)……穿上鞋子。《史记·留侯世家》:“因跪~之。”【履尾】践踏虎尾,喻处于险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ǎn①险阻;险要。《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以远,则至者少。”②地势不平坦的地方;险要的地方。《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③艰险;艰难;危险。《教战守策》:“然后可以刚建强力,涉~而不伤。”④险恶;阴险。《谭嗣同》:“此乃荣贼心计~极巧极之处。”⑤险些;差一点。汤显祖《牡丹亭》:“~把负荆人唬煞。”【险巇】地势险峻,道路崎岖。比喻行事艰难,也写作“险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ǎo①踩;踏;赴。《五人墓碑记》:“激昂大义,~死不顾。”《赤壁之战》:“赢兵为人马所~籍,陷泥中,死者甚众。”②踏地;顿足。《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之也。”③<动〉实践;实行;遵循。《荀子·五制》:“聚敛者,召冠肥敌,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也。”【蹈海】赴海;跳到海里。【蹈节】信守节操。【蹈袭】沿袭。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ēi①高。《蜀道难》:“~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危险;危急。《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戒奢以俭。”③危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④危弱。《陈情表》:“人命~浅,朝不虑夕。”⑤端正;正直。《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而膝~坐。”【辨】危,险。“危”作“危险”讲时,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多作形容词。“险”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上古表示“危险”的意思时,一般“危”不用“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