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存亡安危 > 存亡安危的成语解释

存亡安危

读音(发音): cún wáng ān wēi

详细解释(意思):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典故): 《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示例:

存亡安危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存"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亡"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危"的成语

存亡安危相关推荐

成语"存亡安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存亡安危"逐字解释参考

cún①存在,与“亡”相对。《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捕蛇者说》:“视其缶,而吾蛇尚~。”《师说》:“道之所~,师之所~也。”②生存,活着。《冯谖客孟尝君》:“齐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石壕吏》:“~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③关心,想念。《屈原列传》:“其~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想之所致也。”④慰问,抚恤。《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之。”《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恤。”【存抚】存恤抚养。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陛下即位,~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集:通“辑”。和协。)【存济】安顿;措置。欧阳修《诊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庭劄子》:“州县皇皇,何以~?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存恤】慰问;抚恤。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抚循,以称吾意。”【存肄】学习;练习。《汉书·礼乐志》:“(河间献王)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存照】旧时契约、照会等文书,存备查照核对的,有时在末尾写上“存照”字样。【存问】慰问;问候。范晔《后汉书·淳于恭传》:“五年,病笃,使者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áng①逃跑。《陈涉世家》:“今~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走燕。”②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与战败而~者,其实亦百倍。”③灭亡。《子鱼论战》:“寡人虽~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过秦论》:“遂并起而~秦族矣。”④死亡。《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二子不协。”⑤通“忘”。忘记。《韩非子·说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其富之涯矣。”wú①通“无”。一指“没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以应。”《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阻我也。”【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ān①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②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③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④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时时为~慰,久久莫相忘。”《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与结盟好。”⑤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⑥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营。”⑦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知鸿鹄之志哉?”⑧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在?”【安厝】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毕,亲友散去。”【安堵】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旧业。”也作“案堵”“按堵”。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ēi①高。《蜀道难》:“~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危险;危急。《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戒奢以俭。”③危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④危弱。《陈情表》:“人命~浅,朝不虑夕。”⑤端正;正直。《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而膝~坐。”【辨】危,险。“危”作“危险”讲时,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多作形容词。“险”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上古表示“危险”的意思时,一般“危”不用“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