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麦穗两歧 > 麦穗两歧的成语解释

麦穗两歧

读音(发音): mài suì liǎng qí

详细解释(意思):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典故): 《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示例:

麦穗两歧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麦"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穗"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两"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歧"的成语

麦穗两歧相关推荐

成语"麦穗两歧"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麦穗两歧"逐字解释参考

mài(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2)专指小麦。‖通称麦子。(3)姓。【麦茬】(1)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2)指麦子收割以后准备种植或已经种植的(土地或作物):~地|~白薯。【麦冬】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丛生,初夏开紫色小花,总状花序,果实裂开露出种子。块根略呈纺锤形,可入药,是滋养强壮剂,又有镇咳、祛痰、利尿等作用。也叫麦门冬。【麦蛾】昆虫,成虫淡黄色,翅膀窄而尖,后缘有一排长毛。幼虫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麦、玉米等。【麦角】麦角菌(一种真菌)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而形成的菌核,外部暗紫色,里面灰白色,形状略象动物的角,含有毒素。有止血和使子宫收敛的作用。【麦精】用麦芽制成的浸膏,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和淀粉酶,并含少量糊精、葡萄糖等,常用来制麦精鱼肝油。【麦卡锡主义】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美国推行的一种法西斯主义。他在1951年至1954年间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和其他机构对许多进步组织和个人进行‘调查’,指责他们是‘赤色分子’,采取各种手段迫害民主和进步力量。【麦克风】微音器的通称。[英microphone]【麦口期】<方>麦子将熟未熟的时候。【麦浪】指田地里大片麦子被风吹得起伏象波浪的样子。【麦类黑穗病】麦类的一种主要病害。有大、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等。麦粒或整穗被破坏,变成黑粉,造成减产。【麦类锈病】麦类的一种主要病害。因病株叶、杆上生有铁锈色粉状孢子堆而得名。如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都经气流传染。【麦粒肿】眼病,由葡萄球菌侵入眼睑的皮脂腺引起,症状是眼睑疼痛,眼睑的过缘靠近睫毛处出现粒状的小疙瘩,局部红肿。通称针眼。【麦芒】(~儿)麦穗上的芒。【麦门冬】见〖麦冬〗。【麦苗】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作物的幼苗。【麦片】食品,是用燕麦或大麦粒压成的小片。【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收割的日期各地不同,一般是在夏季。【麦收】收割麦子。【麦芽糖】糖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甜味不如蔗糖,能分解成单糖,麦芽糖在有机体中是淀粉被淀粉酶分解生成的。工业上多从淀粉中制取,供制糖果用,也供药用。也叫饴糖。【麦蚜】昆虫,身体很小,绿色或赤褐色,吸未成熟的麦子的茎、叶、穗的汁液,是麦类作物的害虫。也叫麦蚜虫。参看〖蚜虫〗。【麦蜘蛛】节肢动物,身体小,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麦圆蜘蛛体长圆形,黑褐色或红褐色,背上有红色斑点,足红色。麦长腿蜘蛛身体略呈纺锤形,色较淡,前面的两对脚特别长,善爬行。麦蜘蛛是危害小麦、大麦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红蜘蛛、火龙。【麦子】见‘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穗suì〈名〉(1)(会意。从禾,惠声。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上顶端部分。亦泛指穗状花实)(2)同本义[theearofgrain;spike]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曲水诗序》。注;“共穗,嘉禾了。”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诗·王风·黍离》彼有滞穗。——《诗·小雅·甫田》(3)又如:穗肥(禾谷作物幼穗分化期施用的追肥,可使幼穗有充足养分,穗大粒多,增加产量);麦穗(4)穗状之物[tassel]。如:穗带(如穗状的带子);穗缰(带穗的缰绳);穗头(穗状物)(5)烛花或灯花[snuff]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韩偓《懒卸头》(6)中国广州市的别称[anothernameforGuangzhoucity]。古代传说中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至此,故称其为“穗”(7)通“繐”。细而疏的麻布。古时多用作丧服[fine-texturedcloth]。如:穗帷(灵帐。同繐帐);穗屦(细疏布所制,丧事时穿的鞋子);穗布(细而稀疏的麻布)常用词组◎穗选suìxuǎn[earselection]在田间选择合乎条件的穗子,留做种子◎穗轴suìzhóu[axleoftheear]一些作物果实中间附生籽粒的轴,如玉米◎穗子suìzi(1)[tassel]∶见“穗”宫灯下边的穗子(2)[theearofgrain]∶见“穗”

liǎng①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鬓苍苍十指黑。”②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③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立。”④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银子放在桌上。”⑤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liàng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端】⒈事物的两头;两方面。⒉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日和月。【两造】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í①歧路;岔路。《游黄山记》:“路旁一~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②分岔的;分叉的。王安石《寄虔州江阴二妹》:“又如~首蛇,南北两欲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