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一身两役 > 一身两役的成语解释

一身两役

读音(发音): yī shēn liǎng yì

详细解释(意思):一个人做两件事。

出处(典故): 《梁书·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示例:

一身两役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一"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身"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两"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役"的成语

一身两役相关推荐

成语"一身两役"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一身两役"逐字解释参考

yī①。《狼》:“~屠晚归。”②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一何】多么。【一力】⒈协力。⒉竭力。【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①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离兮心不惩。”②整个身躯。《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③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也,则耻师焉。”④亲自。《隆中对》:“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以逃。”⑥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ǎng①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鬓苍苍十指黑。”②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③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立。”④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银子放在桌上。”⑤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liàng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端】⒈事物的两头;两方面。⒉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日和月。【两造】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兵役。《石壕吏》:“急应河阳~,犹得备晨炊。”②劳役。《捕蛇者说》:“更若~,复若赋,则何如?”③战争;战役。《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为最。”④驱使;役使。《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奚惆怅而独悲?”⑤门徒。《庄子·更桑楚》:“老聃之~,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老聃:老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