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
读音(发音): mò shǒu chéng guī
详细解释(意思):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典故): 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示例: ~,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 ★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
墨守成规成语接龙
- 龟鹤遐寿
- 诡变多端
- 归根到底
- 龟冷支床
- 贵耳贱目
- 贵人多忘事
- 归根结底
- 归根结柢
- 归根结蒂
- 归根究柢
- 归马放牛
- 归奇顾怪
- 归去来兮
- 归全反真
- 归十归一
- 归邪转曜
- 归心如箭
- 归心似箭
- 归真反璞
- 归真反朴
- 归正邱首
- 归正守丘
- 归正首丘
- 归正首邱
- 归之若水
- 圭角岸然
- 圭角不露
- 龟龙片甲
- 圭璋特达
- 龟毛兔角
第一个字为"墨"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守"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成"的成语
- 养痈成患
- 织楚成门
- 白手成家
- 百炼成刚
- 百炼成钢
- 百巧成穷
- 百忍成金
- 蚌病成珠
- 三夫成市虎
- 习惯成自然
- 操翰成章
- 豺狼成性
- 长虺成蛇
- 成名成家
- 成千成万
- 成己成物
- 成日成夜
- 成双成对
- 出口成章
- 出言成章
- 出语成章
- 触目成诵
- 炊沙成饭
- 得失成败
- 滴水成冰
- 滴水成河
- 点金成铁
- 点石成金
- 点铁成金
- 儿女成行
- 反目成仇
- 泛滥成灾
- 斐然成章
- 负土成坟
- 改是成非
- 革凡成圣
- 格于成例
- 固执成见
- 观者成堵
- 过目成诵
- 化腐成奇
- 画地成图
- 化民成俗
- 画地成牢
- 画虎成狗
- 挥汗成雨
- 挥剑成河
- 积非成是
- 积厚成器
- 积讹成蠹
- 积土成山
- 积沙成塔
- 积沙成滩
- 积微成著
- 积善成德
- 积劳成病
- 积习成俗
- 积劳成疾
- 积少成多
- 积水成渊
- 积小成大
- 积羞成怒
- 积忧成疾
- 及第成名
- 集腋成裘
- 驾鹤成仙
- 接袂成帷
- 见性成佛
- 久病成医
- 聚沙成塔
- 聚少成多
- 聚蚊成雷
- 涓滴成河
- 橛守成规
- 开物成务
- 看朱成碧
- 咳唾成珠
- 恪守成宪
- 刻鹄成鹜
- 溃不成军
- 老羞成怒
- 累足成步
- 立地成佛
- 连衽成帷
- 率尔成章
- 绿叶成荫
- 绿叶成阴
- 马到成功
- 靡然成风
- 米已成炊
- 磨杵成针
- 磨砖成镜
- 墨守成法
- 墨守成规
- 木已成舟
- 恼羞成怒
- 弄假成真
- 弄巧成拙
- 拍板成交
- 配套成龙
- 破涕成笑
- 七步成诗
- 七步成章
- 泣不成声
- 亲上成亲
- 寝不成寐
- 屈打成招
- 取义成仁
- 染翰成章
- 撒豆成兵
- 三徙成国
- 三写成乌
- 三五成群
- 三徙成都
- 三怨成府
- 三人成虎
- 杀身成仁
- 杀身成义
- 涉笔成趣
- 嗜杀成性
- 收回成命
- 竖子成名
- 耸膊成山
- 顺理成章
- 贪墨成风
- 桃李成蹊
- 铁杵成针
- 土扶成墙
- 脱口成章
- 唾地成文
- 剜肉成疮
- 望子成龙
- 为好成歉
- 委曲成全
- 蔚然成风
- 乌焉成马
- 五步成诗
- 习以成俗
- 习非成是
- 下笔成篇
- 下笔成文
- 下笔成章
- 相沿成俗
- 相帅成风
- 相沿成习
- 相习成风
- 相映成趣
- 胸无成竹
- 胸有成略
- 胸有成算
- 胸有成竹
- 眩碧成朱
- 血流成河
- 血流成渠
- 熏陶成性
- 言之成理
- 养虺成蛇
- 夜不成寐
- 一举成名
- 一索成男
- 因人成事
- 引日成岁
- 忧愤成疾
- 囿于成见
- 余霞成绮
- 遇难成祥
- 援笔成章
- 运斤成风
- 张袂成帷
- 张袂成阴
- 蒸沙成饭
- 证龟成鳖
- 指日成功
- 掷杖成龙
- 众少成多
- 众志成城
- 众心成城
- 众议成林
- 逐队成群
- 卓有成效
- 茁壮成长
- 着手成春
- 祖宗成法
- 坐视成败
- 坐观成败
第四个字为"规"的成语
墨守成规相关推荐
成语"墨守成规"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墨守成规"逐字解释参考
mò①写字用的墨;黑颜料。沈括《石油》:“试扫其煤以为~,黑光如漆。”成语有“近~者黑”【又】沾黑。《石油》:“石炭烟亦大,~人衣。”【又】用墨染黑。《殽之战》:“子~衰经。”【又】穿上黑色丧服。《殽之战》:“遂~以葬文公。”【又】用黑色衣服作为丧服。《殽之战》:“晋于是始~。”②黑色。《核舟记》:“钩画了了,其色~。”③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引】准则;法度。扬雄《太玄经·法》:“物仰其~,莫不被则。”④文字的代称,如“文墨”,又指文章学识。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⑤古代刑罚之一。在受刑人额上刺字,并染上墨。《尚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⑥古代计量单位,五尺为墨。《国语·周语》:“其察色也,不过~丈寻常之间。”⑦墨家的省称。《孟子·滕文公》:“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车】古代大夫所乘的车子,车身墨漆,无彩绘。【墨妙】指精妙的文章、书法、绘画。【墨绶】黑色的印带。县令,县长的代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ǒu①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藩篱。”②守候;看守。《五蠹》:“~株,冀复得兔。”③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之难乎?”④遵守;奉行。《察今》:“~法而弗变则悖。”⑤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贫者。”⑥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者辞守屈。”⑦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éng①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一篑,止,吾止也。”②形成;成为。《劝学》:“积土~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韵。”③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竖子之名!”④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花,娇姿欲滴。”⑤成人;成年。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立。”⑥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而去之。”⑦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也。”⑧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2.既定的规划。【成礼】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命】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不成人之恶。”【成事】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ī①画圆形的工具;圆规。《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②圆形。《梦溪笔谈》:“图为一圆~,及画极星于~中。”③法度;准则。《三国志·臧洪传》:“以趣舍异~,不得相见。”④典范。王粲《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⑤谋划;规划。《桃花源记》:“闻之,欣然~往。”⑥谋划;打算。《三国志·诸葛亮传》:“与豫州协~同力。”⑦劝告,告诫。《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亲戚补察。”⑧古代田制之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