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
读音(发音): qiū shōu dōng cáng
详细解释(意思):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典故):
示例:
秋收冬藏成语接龙
- 仓皇出逃
- 沧海横流
- 苍黄翻复
- 沧海桑田
- 苍黄翻覆
- 苍黄反复
- 沧海一鳞
- 沧海一粟
- 苍髯如戟
- 苍生涂炭
- 沧海遗珠
- 苍松翠柏
- 沧浪老人
- 仓皇失措
- 苍颜白发
- 苍白无力
- 苍蝇见血
- 仓皇无措
- 苍翠欲滴
- 苍狗白衣
- 藏锋敛锷
- 仓卒之际
- 苍狗白云
- 仓卒主人
- 藏锋敛锐
- 藏锋敛颖
- 藏形匿影
- 藏之名山
- 藏弓烹狗
- 藏诸名山
第一个字为"秋"的成语
- 秋月春风
- 秋风扫落叶
- 秋波盈盈
- 秋风过耳
- 秋风落叶
- 秋风扫叶
- 秋风团扇
- 秋风纨扇
- 秋高马肥
- 秋高气和
- 秋高气爽
- 秋高气肃
- 秋毫不犯
- 秋收东藏
- 秋毫见捐
- 秋收冬藏
- 秋毫无犯
- 秋水伊人
- 秋毫勿犯
- 秋水盈盈
- 秋毫之末
- 秋荼密网
- 秋豪之末
- 秋行夏令
- 秋后算账
- 秋色平分
- 秋月春花
- 秋扇见捐
- 秋月寒江
- 秋实春华
第二个字为"收"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冬"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藏"的成语
秋收冬藏相关推荐
成语"秋收冬藏"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秋收冬藏"逐字解释参考
qiū①年成;收成。《尚书·盘庚》:“若农服田穑,乃亦有~。”②年。《五蠹》:“穰岁之~,疏客必食。”③秋天;秋季。《诗经·氓》:“将子无怒,~以为期。”《滕王阁序》:“~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明年~,送客湓浦口。”④时机;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也。”【秋娘】唐代歌女常用名字,泛指美人。【秋水】⒈秋天的水。⒉喻剑。⒊喻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ōu①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禽。”②收获。《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冬藏。”【又】收成。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不过百担。”③收拾;拣收。《殽之战》:“必死是间,余~尔骨焉。”④收藏;收养。《促织》:“意似良,喜而~之。”⑤征收。《过秦论》:“~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⑥收拢;聚集。《赤壁之战》:“刘豫州~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⑦收取;夺取。《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北~要害之郡。”⑧收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蓟北。”【收谷】⒈收藏谷物。⒉收养。【收杀】结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2dōng象声词,形容敲鼓或敲门等声音。【冬不拉】【东不拉】哈萨克族的弦乐器,形状略象半个梨加上长柄,一般有两根弦或四根弦。【冬菜】用白菜或芥菜叶做成的干菜。【冬虫夏草】真菌的一种,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被害的幼虫冬季钻入土内,逐渐形成菌核,夏季从菌核或死虫的身体上长出菌体的繁殖器官来,形状象草,所以叫冬虫夏草。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简称虫草。【冬防】(1)冬天的治安防卫。(2)冬天的防寒措施。【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今列宁格勒。十月革命后改为博物馆。【冬菇】冬季采集的香菇。【冬瓜】(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是普通蔬菜。皮和种子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冬灌】冬季往田里灌水,使土壤储水,避免春旱。【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含讽刺意):~先生。【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参看〖四季〗。【冬节】指冬至。【冬令】(1)冬季。(2)冬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象冬天)。【冬麦】冬小麦。【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如蛙、龟、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卧在洞里,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冬青】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前端尖,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红色。种子和树皮可以入药。【冬天】冬季。【冬瘟】中医称冬季流行的瘟病。【冬小麦】指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的小麦。也叫冬麦。【冬学】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学习文化的组织。【冬衣】冬季穿的衣服。【冬月】指农历十一月。【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参看〖节气〗、〖二十四节气〗。【冬至点】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冬至线】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冬装】冬季穿的服装。【冬子月】<方>冬月。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áng①收藏谷物。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获,冬~。”②收藏;保存;贮藏。《庖丁解牛》:“善刀而~之。”《伶官传序》:“庄宗受而~之于庙”③隐藏;私藏。《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也。”《狱中杂记》:“部中老胥,家~伪章。”zàng①贮藏财物的地方;仓库。苏轼《赤壁赋》:“是造物者无尽~也。”②通“脏”。内脏。《孔雀东南飞》:“未至二三里,摧~马悲哀。”【藏命】亡命,不顾性命。《史记·游侠列传》:“以躯借交报仇,~作奸剽攻。”【藏怒】怀恨于心。《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焉,不宿怨焉。”【藏拙】1.掩其拙劣,不以示人。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吹竽久混真。”2.自谦之词。罗隐《自贻》诗:“纵无显效亦~,若有所成甘守株。”【藏府】1.府库。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及死,~馀黄金尚四十万馀斤。”2.同“脏腑”。《素问·脉解》:“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