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枢韦带
读音(发音): sāng shū wéi dài
详细解释(意思):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出处(典故):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示例:
桑枢韦带成语接龙
- 代拆代行
- 呆头呆脑
- 代代相传
- 代马望北
- 代马依风
- 代人受过
- 代人说项
- 呆里撒奸
- 代人捉刀
- 呆如木鸡
- 代为说项
- 呆若木鸡
- 代越庖俎
- 呆似木鸡
- 带减腰围
- 待理不理
- 带金佩紫
- 待人接物
- 带砺河山
- 待时而动
- 带砺山河
- 待时守分
- 带牛佩犊
- 待兔守株
- 带水拖泥
- 待月西厢
- 带月披星
- 待字闺中
- 带罪立功
- 怠惰因循
第一个字为"桑"的成语
- 桑弧蒿矢
- 桑弧蓬矢
- 桑户桊枢
- 桑田碧海
- 桑户蓬枢
- 桑户棬枢
- 桑田沧海
- 桑间濮上
- 桑土绸缪
- 桑间之音
- 桑土之防
- 桑土之谋
- 桑间之咏
- 桑荫不徙
- 桑间之约
- 桑荫未移
- 桑落瓦解
- 桑榆末景
- 桑枢韦带
- 桑榆暮景
- 桑枢瓮牖
- 桑榆之景
- 桑中之喜
- 桑中之约
第二个字为"枢"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韦"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带"的成语
桑枢韦带相关推荐
成语"桑枢韦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桑枢韦带"逐字解释参考
sāng①桑树。《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②桑叶。《陌上桑》:“采~成南隅。”③采桑养蚕纺织一类的工作。《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榆】夕阳余辉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代称日落的地方。常比喻老年时光。【桑梓】桑树梓树是古代家宅边常栽的树的树木,用作故乡的代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ū①树名,即刺榆。《诗经·山有枢》:“山有~,隰有榆。”②门的转轴。《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之子,甿隶之人。”③泛指事物转动的轴。《察变》:“邃古以前,坤~未转,英伦诗岛乃属冰天雪海之区。”④事物的关键或中心部分。《战国策·秦策》:“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éi熟牛皮。《殽之战》:“以乘~先,牛十二犒师。”《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以自缓。”【韦编】用牛皮编连在一起的简册,泛指古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②偑带;带着。《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③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④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⑤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⑥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