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拒辙
读音(发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详细解释(意思):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典故): 唐·刘知幾《史通·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示例:
螳螂拒辙成语接龙
- 著名
- 这个
- 这边
- 这
- 蛰居
- 蛰伏
- 这里
- 这样
- 遮掩
- 遮没
- 遮盖
- 遮蔽
- 遮
- 遮地盖天
- 遮地漫天
- 遮空蔽日
- 遮掩耳目
- 遮前掩后
- 遮人耳目
- 遮人眼目
- 遮三瞒四
- 遮天蔽日
- 遮天盖地
- 遮天盖日
- 遮天迷地
- 哲人其萎
- 遮天映日
- 辙乱旗靡
- 者也之乎
- 赭衣塞路
第一个字为"螳"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辙"的成语
- 闭门合辙
- 出门合辙
- 出门应辙
- 蹈其覆辙
- 蹈人旧辙
- 蹈袭覆辙
- 复蹈前辙
- 改途易辙
- 改辕易辙
- 改弦易辙
- 更弦改辙
- 更弦易辙
- 枯鱼涸辙
- 南辕北辙
- 攀车卧辙
- 攀辕卧辙
- 凭轼结辙
- 千古一辙
- 如出一辙
- 熟路轻辙
- 螳臂当辙
- 螳螂拒辙
- 同出一辙
- 循涂守辙
- 循途守辙
- 一改故辙
- 造车合辙
- 重蹈覆辙
螳螂拒辙相关推荐
成语"螳螂拒辙"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螳螂拒辙"逐字解释参考
táng指螳螂:~臂当车。【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活动灵便,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区叫刀螂。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áng见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ù①抗拒;抵御。《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秦。”②拒绝。《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谏。”【拒后】阻击敌军,保障大军安全转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é①车轮压出来的痕迹。《曹刿论战》:“下视其~。”②车辆行驰的路线。曹植《赠白马王彪》:“改~登高岗。”③车辆。《后序》:“会使~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