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螳臂挡车 > 螳臂挡车的成语解释

螳臂挡车

读音(发音): táng bì dǎng chē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出处(典故):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示例: 飞蛾扑火,~,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白桦《梅园青松·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

螳臂挡车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螳"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挡"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车"的成语

螳臂挡车相关推荐

成语"螳臂挡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螳臂挡车"逐字解释参考

táng指螳螂:~臂当车。【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活动灵便,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有的地区叫刀螂。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ì(1)胳膊:左~|~力。(2)人体解剖学上多指上臂。另见bei。【臂膀】胳膊。【臂膊】<方>胳膊。【臂章】佩带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臂助】<书>(1)帮助。(2)助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àng见下。另见dǎng。【挡车】在纺织工业中,看管一定数量纺织机器,并负责所看管机器上的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工作。【挡横儿】从中干涉、拦阻。【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挡箭牌】盾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挡子】遮挡用的东西:窗~。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hē①车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引~入市。”《卖炭翁》:“晓驾炭~辗冰辙。”②特指兵车;战车。《陈涉世家》:“比至陈,~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兵车行》:“~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③有轮子的机械器具。如水车、纺车等。苏轼《浣溪沙》:“村南村北响缲~。”④牙床。《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辅:面颊;虞、虢:皆为古代国名。)【车骑】1.成队的车马。《史记·苏秦列传》:“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2.古代将军的名号。汉代车骑将军位列上卿。唐以后废。【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分拉人体,撕裂致死。《战国策·秦策一》:“商君归还,惠王~之,而秦人不怜。”【车右】古代车乘位于仆者右边的武士。庚信《樊哙见项王赞》:“樊哙将军,汉王~,不惮锋刃,何辞巵酒。”【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多。徐陵《答诸求官人书》:“四军五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