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桃夭李艳 > 桃夭李艳的成语解释

桃夭李艳

读音(发音): táo yāo lǐ yàn

详细解释(意思):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出处(典故):

示例:

桃夭李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桃"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夭"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李"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艳"的成语

桃夭李艳相关推荐

成语"桃夭李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桃夭李艳"逐字解释参考

táo(1)桃树,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小枝光滑,叶长椭圆形,花单生,粉红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核仁可入药。(2)(~儿)这种植物的果实。(3)(~儿)形状象桃儿的东西:棉~。(4)指核桃;~酥。【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桃红】象桃花的颜色;粉红。【桃花】桃树的花,单生,淡红、深红或白色。可供观赏,也可入药。【桃花讯】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也叫桃汛、春汛。【桃胶】(1)桃树树皮中所含的一种胶,用于石印,中医用来治痢疾。(2)阿拉伯胶的俗称。【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盈门|~满天下。【桃仁】(~儿)(1)桃核儿(húr)的仁,可以入药。(2)核桃的仁儿。【桃色】(1)粉红色。(2)旧时形容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事情:~纠纷|~新闻|~案件。【桃汛】见〖桃花汛〗。【桃子】桃②。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āo①夭折;短命。后来写作“殀。”《离骚》:“终然~乎羽之野。”②摧残;摧折。后来写作“殀”。《病梅馆记》:“以~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③草木茂盛的样子。《书·禹贡》:“厥草惟~。”④灾害。《诗经·小雅·正月》:“民今之无禄,天~是椓。”ǎo幼小的东西。《战国策·赵策四》:“刳胎焚~,而骐驎不至。”【夭柔】妖娆、娇艳的样子。【夭绍】轻盈多姿貌。【夭夭】⒈艳丽茂盛的样子。⒉颜色和悦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冬实,朔漠则桃~夏荣。”②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③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之往来,共其乏困。”【李代桃僵】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李下】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àn①长得漂亮。《左传·桓公元年》:“美而~。”【引】色彩鲜明。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二十六》:“碧荷生幽泉,朝日~且鲜。”成语有“百花争艳”。【又】文辞华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信言不~。”②喜爱;羡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谋治强之功,而~乎辩说文丽之声。”③古代称楚国的歌曲。左思《吴都赋》:“荆~楚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