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闻名遐迩 > 闻名遐迩的成语解释

闻名遐迩

读音(发音): wén míng xiá ěr

详细解释(意思):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典故): 《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示例:

闻名遐迩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闻"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名"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遐"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迩"的成语

闻名遐迩相关推荐

成语"闻名遐迩"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闻名遐迩"逐字解释参考

wén①听见;听到。《木兰诗》:“不~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听说;得知。《殽之战》:“寡君~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③报告;上报。《童区寄传》:“愿以~于官。”④见闻;知识。《屈原列传》:“博~强志,明于治乱。”⑤名声;名誉。《论语》:“四十、五十而无~焉,斯亦不足畏也已。”⑥闻名;传扬。《出师表》:“不求~达于诸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②取名;命名。《离骚》:“~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③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④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而内怀犹豫之计。”⑤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节。”⑥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天下。”⑦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人与游。”【名场】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名士】⒈知名而做官的人。⒉泛指知名人士。⒊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á①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观。”②远。张衡《东京赋》:“俟阊风而西~。”③长久。《魏书·常景传》:“以知命为~龄。以乐天为大惠”④通“胡”,何。《诗经·大雅·棫朴》:“周王寿考,~不作人。”【遐举】⒈远扬。⒉远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ěr①近。《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冯婉贞》:“既而敌行益~。”②亲切;接近。《尚书·仲虺之诰》:“惟王不~声色,不殖货利。”韩愈《释言》:“公正则不~谗邪。”③浅近。《问说》:“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