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接脚
读音(发音): mào míng jiě jiǎo
详细解释(意思):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出处(典故): 《旧唐书·韦陟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示例:
冒名接脚成语接龙
- 叫苦不迭
- 胶柱调瑟
- 郊寒岛瘦
- 脚踏两只船
- 交颈并头
- 交口称誉
- 交口称赞
- 交口同声
- 交口赞誉
- 交梨火枣
- 交臂历指
- 交詈聚唾
- 交能易作
- 交臂失之
- 交浅言深
- 交臂相失
- 交头互耳
- 交淡若水
- 交头接耳
- 交相辉映
- 娇鸾雏凤
- 娇皮嫩肉
- 娇生惯养
- 角户分门
- 角巾东路
- 角巾私第
- 挢揉造作
- 挢枉过正
- 矫国更俗
- 狡兔三窟
第一个字为"冒"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名"的成语
- 不名一钱
- 莫名其妙
- 按名责实
- 变名易姓
- 不名一格
- 不名一文
- 策名就列
- 策名委质
- 成名成家
- 驰名当世
- 驰名天下
- 驰名中外
- 臭名远扬
- 臭名昭彰
- 臭名昭著
- 垂名青史
- 垂名竹帛
- 大名鼎鼎
- 大名难居
- 盗名暗世
- 盗名欺世
- 钓名沽誉
- 钓名欺世
- 钓名要誉
- 顶名冒姓
- 顶名替身
- 遁名匿迹
- 遁名改作
- 浮名薄利
- 浮名虚利
- 浮名虚誉
- 改名换姓
- 改名易姓
- 干名犯义
- 干名采誉
- 高名大姓
- 更名改姓
- 功名富贵
- 功名利禄
- 沽名吊誉
- 沽名钓誉
- 沽名干誉
- 沽名卖直
- 沽名要誉
- 顾名思义
- 假名托姓
- 矜名妒能
- 矜名嫉能
- 控名责实
- 揽名责实
- 冒名顶替
- 冒名接脚
- 慕名而来
- 泥名失实
- 齐名并价
- 求名夺利
- 身名俱败
- 身名俱灭
- 身名俱泰
- 身名两泰
- 声名狼藉
- 盛名难副
- 贪名逐利
- 提名道姓
- 题名道姓
- 完名全节
- 闻名丧胆
- 闻名遐迩
- 蜗名微利
- 无名火气
- 无名孽火
- 无名小辈
- 无名小卒
- 无名英雄
- 无名之璞
- 无名之朴
- 无名之师
- 循名考实
- 循名课实
- 循名责实
- 循名核实
- 扬名四海
- 扬名显亲
- 邀名射利
- 遗名去利
- 异名同实
- 隐名埋姓
- 应名点卯
- 蝇名蜗利
- 有名亡实
- 有名无实
- 争名夺利
- 争名竞利
- 征名责实
- 正名定分
- 知名当世
- 指名道姓
- 逐名趋势
第三个字为"接"的成语
- 比肩接迹
- 比肩接踵
- 兵不接刃
- 传宗接代
- 待人接物
- 短兵接战
- 汗流接踵
- 驾肩接迹
- 驾肩接武
- 架肩接踵
- 交头接耳
- 敬上接下
- 连畴接陇
- 连甍接栋
- 连昏接晨
- 连墙接栋
- 连三接二
- 连三接四
- 连舆接席
- 连三接五
- 冒名接脚
- 摩肩接毂
- 摩肩接踵
- 攀高接贵
- 骈肩接迹
- 添枝接叶
- 推诚接物
- 移根接叶
- 移花接木
第四个字为"脚"的成语
- 搓手顿脚
- 碍手碍脚
- 搬石砸脚
- 比手划脚
- 毡袜裹脚靴
- 不步人脚
- 捶胸跌脚
- 捶胸顿脚
- 大手大脚
- 点手划脚
- 点手莋脚
- 点指划脚
- 点指莋脚
- 慌手慌脚
- 慌手忙脚
- 挤手捏脚
- 楞手楞脚
- 卖头卖脚
- 毛手毛脚
- 冒名接脚
- 捏手捏脚
- 蹑手蹑脚
- 蓬头赤脚
- 评头论脚
- 七手八脚
- 七首八脚
- 轻手蹑脚
- 轻手轻脚
- 轻手软脚
- 乳间股脚
- 三步两脚
- 三拳两脚
- 束手束脚
- 束手缚脚
- 缩手缩脚
- 小手小脚
- 阳春有脚
- 一手一脚
- 札手舞脚
- 崭露头脚
- 支手舞脚
- 指手点脚
- 指手顿脚
- 指手划脚
- 指手画脚
冒名接脚相关推荐
成语"冒名接脚"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冒名接脚"逐字解释参考
mào①覆盖;遮盖。《活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②触犯;冒犯。《汉书·霍去病传》:“直~汉围西北驰去。”③顶着;冒着。《汉书·王连传》:“不宜以一国之望~险而行。”④轻率;冒失。《赤壁之战》:“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行之。”⑤假充;假冒。《梅花岭记》:“是不必问其果解否也,而况~其未死之名者哉。”⑥贪求;贪污。《汉书·卫青传》:“贪于饮食,~于货贿。”mò见“冒顿”。【冒没】⒈轻率不顾其他。⒉贪图。【冒颜】掩面以示,自惭之意。【冒顿】秦末汉初匈奴单于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②取名;命名。《离骚》:“~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③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④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而内怀犹豫之计。”⑤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节。”⑥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天下。”⑦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人与游。”【名场】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名士】⒈知名而做官的人。⒉泛指知名人士。⒊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ē①接触;交接。《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弃甲曳兵而走。”②连接;毗连。《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③接待;交际。《屈原列传》:“出则~遇宾客,应对诸侯。”④迎接。《宣和遗事·前集》:“笙箫细乐,却安排~驾。”⑤接应;援接。《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⑥达到。《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⑦承接。《史记·平准书》:“汉兴,~秦之弊。”⑧捆绑;束缚。《童区寄传》:“二豪贼劫持,反~,布囊其口。”⑨对飞驰的东西迎面射击;射中。《白马篇》:“仰手~飞猱,俯身散马蹄。”⑩标明。《墨池记》:“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o①小腿。《墨子·明鬼》:“羊起而触之,折其~。”②足;脚板。《梦游天姥吟留别》:“~著谢公屐,身登轻云梯。”③物体的支撑部分。《南齐书·五行志》:“巴州城西古楼~柏柱数百年。”④物体的根基部分。《美猴王》:“原来此处远通山~之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