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讨本
读音(发音): xún yuán tǎo běn
详细解释(意思):指穷本溯源。
出处(典故):
示例:
寻源讨本成语接龙
- 奔轶绝尘
- 奔逸绝尘
- 奔走呼号
- 奔走如市
- 奔走相告
- 奔走之友
- 奔走钻营
- 本固邦宁
- 本支百世
- 本来面目
- 本枝百世
- 本末倒置
- 坌鸟先飞
- 本末源流
- 笨鸟先飞
- 本同末离
- 笨嘴笨舌
- 本同末异
- 本乡本土
- 笨嘴拙舌
- 本相毕露
- 本小利微
- 本性难移
- 本性
- 本性难移
- 本心
- 本位主义
- 本相
- 本位
- 本土
第一个字为"寻"的成语
- 寻花问柳
- 寻根究底
- 寻瘢索绽
- 寻弊索瑕
- 寻风捉影
- 寻根拔树
- 寻根问底
- 寻根追底
- 寻壑经丘
- 寻幽入微
- 寻花觅柳
- 寻幽探胜
- 寻欢作乐
- 寻源讨本
- 寻章摘句
- 寻流逐末
- 寻枝摘叶
- 寻事生非
- 寻踪觅迹
- 寻死觅活
- 寻瑕伺隙
- 寻消问息
- 寻行数墨
- 寻行逐队
第二个字为"源"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讨"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本"的成语
- 秉要执本
- 不惜工本
- 除恶务本
- 慈悲为本
- 掂梢折本
- 还元返本
- 还原反本
- 积基树本
- 汲古阁本
- 木落归本
- 弃末反本
- 弃末返本
- 强枝弱本
- 清源正本
- 去末归本
- 深根固本
- 寻源讨本
- 元元本本
- 原原本本
- 源源本本
- 正经八本
- 枝大于本
- 枝源派本
- 逐末弃本
- 逐末舍本
- 逐末忘本
寻源讨本相关推荐
成语"寻源讨本"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寻源讨本"逐字解释参考
xún①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②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③探求。《与陈伯之书》:“~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④顺着。《桃花源记》:“~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病终。”【寻常】⒈八尺一寻,两寻一常。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⒉平常。【寻思】思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án①水的源头。《桃花源记》:“林尽水~,便得一山。”②事物的起源。《原君》:“至废孟子不立,非导~于小儒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ǎo①声讨。《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贼。”②讨伐;征伐。《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贼兴复之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时予方以~贼督师桂林。”③惩治;处罚。《殽之战》:“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焉!”④探讨;探求。《谭嗣同》:“~论天下事。”⑤谋取;索取。《水浒传》:“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钱来还他?”⑥请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如今对俺~饶,洒家偏不饶你!”⑦招惹;引起。《水浒传》:“没有~别人疑心做甚么?”⑧娶。《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家相公要~一房侧室。”【讨伐】兴师问罪;出兵征伐。【讨论】探讨评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ěn①草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②树木的干。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以观其疏密。”③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刎盍反其~矣。”④指农业。《论积贮疏》:“今背~而趋末,食者甚众。”⑤本源;根源。《原毁》:“为是者有~有原,怠与忌之谓也。”⑥依照;依据。《图画》:“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乃增损而润色之。”⑦堆原,考察。《伶官传序》:“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⑧本来的,原来的。《孟子·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心。”⑨本来;原来。《愚公移山》:“~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孔雀东南飞》:“~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⑩本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相侔,则没为奴婢。”⑾这里的;自己的。《采草药》:“用芽者自从~说。”⑿版本;底本。《活板》:“已后典籍皆为板~。”⒀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章。”⒁株;棵。《汉书·龚遂传》:“令口种一树榆,百~薤五十~葱,一畦韭。”⒂书籍的一册。《活板》:“若止印三二~,未为简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