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咬定牙根 > 咬定牙根的成语解释

咬定牙根

读音(发音): yǎo dìng yá gēn

详细解释(意思):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或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根,手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

示例: 众商都是愚夫,听了他的话,~不肯答应。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二回

咬定牙根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咬"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定"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牙"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根"的成语

咬定牙根相关推荐

成语"咬定牙根"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咬定牙根"逐字解释参考

yǎo(1)上下牙齿用力对着(大多为了夹物体或使物体的一部分从整体分离):~紧牙关|用嘴~住绳子|让蛇~了一口|~了一口苹果。(2)钳子等夹住或齿轮、螺丝等互相卡住:~不住。(3)(狗)叫:鸡叫狗~。(4)受责难或审讯时牵扯别人(多指无辜的):反~一口。(5)<方>油漆等使有过敏性反应的人皮肤肿痛或发痒:我最怕漆~。(6)正确地念出(字的音);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字|~字眼儿|~文嚼字。【咬耳朵】<口>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咬群】<口>(1)某个家畜常跟同类争斗。(2)比喻某个人常跟周围的人闹纠纷。【咬舌儿】(1)说话时舌尖常接触牙齿,因而发音不清。(2)说话咬舌儿的人。也叫咬舌子。【咬牙】(1)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切齿|恨得直~|~忍痛。(2)熟睡时上下牙齿相磨发声,由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咬字儿】按照正确的或传统的音念出文章或唱出歌词、戏词中的字。【咬字眼儿】在措词方面挑毛病(多指对别人说的话)。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ìng①安定;稳定。《出师表》:“今南方已~。”《柳毅传》:“毅良久稍安,乃获自~。”②平定。《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中原。”陆游《示儿》:“王师北~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③停止;平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后序》:“痛~思痛,痛何如哉!”④决定;确定。《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赤壁之战》:“愿早~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⑤固定。《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迷花倚石忽已螟。”《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月哉。”⑥镇定。《谭嗣同》:“指挥若~。”⑦约定。《明湖居听书》:“桌子却都帖着‘抚院~’‘学院~’等类红纸条儿。”⑧一定。《窦娥冤》:“~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⑨到底;究竟。李白《答僧中孚赠仙人掌茶》:“举世未见之,其名~谁传。”【定数】一定的气数、命运,迷信认为人世祸福都由前世决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①槽牙,泛指牙齿。《劝学》:“蚓无爪~之利。”②咬。《战国策·秦策三》:“王见大王之狗……投之一骨,轻起相~者,何则?有争意也。”③形状似牙齿的东西。《张衡传》:“其~机巧制,皆隐在尊中。”【牙门】⒈军营门,因树在将帅的牙旗得名。⒉同“衙门”。【牙旗】将帅的大旗。【牙牙】婴儿学语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ēn①树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促织》:“见有虫伏棘~。”②泛指杆物的根。《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口如含朱丹。”《七步诗》:“本是同~生,相煎何太急?”《采草药》:“大率用~者,若有宿~,须取无茎叶时采。”【又】植根;扎根。《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于心。”③物体的下部、底部。庚信《明月山铭》:“风生石洞,云出山~。”④事物的根源、本源。《[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把你两家儿~脚从头数。”《促织》:“业~,死期至矣!”【又】穷究;追究。皮日休《十原系述》:“~古人之终义。”⑤杜绝;根除。《管子·君臣》:“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之。”⑥彻底;根本地。苏舜钦《诣匦疏》:“令诸郡守宰~索其名而藉奏之。”⑦用天条形物。《水经注·沁水》:“庙侧有攒柏数百~。”【根索】彻底搜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