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遗簪绝缨 > 遗簪绝缨的成语解释

遗簪绝缨

读音(发音): yí zān jué yīng

详细解释(意思):指男女杂坐,不拘形迹,欢饮无度。

出处(典故):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另见《韩诗外传》卷七,王后所绝缨之事。后合二事为“遗簪绝缨”。

示例: 两家父母亦共饮酒三五斗,以后~,欢谑无度,数日方止。 ★徐珂《清稗类钞·婚姻·台湾番人婚嫁》

遗簪绝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遗"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簪"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绝"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缨"的成语

遗簪绝缨相关推荐

成语"遗簪绝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遗簪绝缨"逐字解释参考

yí①遗失;丢失。《过秦论》:“秦无亡矢~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②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③遗失的东西。《乐羊子妻》:“况拾~求利以污其行乎?”④遗留。《伶官传序》:“此三者,吾~恨也。”【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志且光大之。”wèi①赠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②给予的东西。《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风】流传下来的风尚。【遗民】改朝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ān①古代用来绾住头发或把帽子固定在头发上的长形针。《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②在头上插戴。《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簪花】⒈戴花。⒉书体的一种。【簪缨】簪和缨,古代达官贵人帽子上装饰物。也指为官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ué①断;断绝。《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②隔绝;隔断。《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又】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境。”【又】极远的。《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域,年老思土。”③绝交;断绝往来。《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齐。”④停止;止歇。《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⑤绝命;死。《孔雀东南飞》:“我命~今日,魂去尸长留。”⑥横渡。《劝学》:“非能水也,而~江河。”⑦旧诗体裁之一。王实甫《西厢记》:“我且高吟一~,看他则甚。”⑧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⑨。《核舟记》:“佛印~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胜处。”⑩绝对;完全。《促织》:“而心目力俱穷,~无踪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ng①冠带。《送东阳马生序》:“戴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②系人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