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粘皮带骨 > 粘皮带骨的成语解释

粘皮带骨

读音(发音): zhān pí dài gǔ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出处(典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示例:

粘皮带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粘"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皮"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带"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骨"的成语

粘皮带骨相关推荐

成语"粘皮带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粘皮带骨"逐字解释参考

zhān(1)黏的东西附着在物体上或者互相连结:麦芽糖~在一块儿了。(2)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结起来:~信封。另见nián‘黏’。【粘胶纤维】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用木材、棉绒、植物藁杆等的纤维素做原料制成。有普通长丝、短纤维、强力丝三种。性质和用途各有不同。【粘连】身体内的黏膜或浆膜,由于炎症病变而粘在一起,例如腹膜发炎时,腹膜和肠管的浆膜粘在一起。【粘贴】用胶水、糨糊等使纸张或其他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标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pí①皮。《左传·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将安傅。”【又】比喻表面,浅薄。《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②皮侯,兽皮制的箭靶。《仪礼·乡谢礼》:“射不主~。”③剥去皮。《史记·刺客列传》:“因自~面抉眼。”【皮里阳秋】皮里,心里。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②偑带;带着。《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③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④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⑤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⑥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ǔ①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焉。”【又】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②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又】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奇特。”【骨力】⒈力气。⒉笔法雄健有力。【骨立】人相当消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