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得意满
读音(发音): zhì dé yì mǎn
详细解释(意思):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出处(典故):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铺排,把张家来出景,渐渐把丈人丈母放在脑后,倒象人家不是刘家的一般。”
示例: 不料那吴佩孚正在~之时,越发做作得厉害,只回了四个大字:“交叶开鑫。” ★陈立德《前驱》七
志得意满成语接龙
- 慢藏诲盗
- 瞒上不瞒下
- 满天飞
- 蛮横无理
- 瞒天讨价
- 瞒天要价
- 蛮来生作
- 蛮烟瘴雾
- 瞒心昧己
- 蛮烟瘴雨
- 满不在乎
- 瞒上欺下
- 满不在意
- 瞒神弄鬼
- 满城风雨
- 瞒天大谎
- 满打满算
- 瞒天过海
- 满而不溢
- 瞒天瞒地
- 蛮不讲理
- 满腹狐疑
- 瞒天昧地
- 蛮触相争
- 满腹经纶
- 满腹牢骚
- 满腹文章
- 满目疮痍
- 满腹疑团
- 满目荆榛
第一个字为"志"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得"的成语
- 欲得而甘心
- 不得其所
- 不得人心
- 不得善终
- 不得违误
- 不得要领
- 不得不尔
- 不得而知
- 不得开交
- 不得其死
- 楚得楚弓
- 打得火热
- 大得人心
- 独得之见
- 各得其所
- 各得其宜
- 患得患失
- 既得利益
- 难得糊涂
- 鸟得弓藏
- 气得志满
- 强得易贫
- 深得人心
- 适得其反
- 死得其所
- 贪得无厌
- 先得我心
- 相得甚欢
- 相得益章
- 相得益彰
- 旋得旋失
- 咬得菜根
- 一得之见
- 一得之愚
- 一得之功
- 意得志满
- 志得气盈
- 志得意满
- 自得其乐
第三个字为"意"的成语
- 不好意思
- 才高意广
- 才疏意广
- 出敌意外
- 出乎意表
- 出乎意料
- 出乎意外
- 出人意表
- 出人意料
- 出人意外
- 出于意表
- 出于意外
- 出自意外
- 词钝意虚
- 辞严意正
- 格高意远
- 目量意营
- 破玩意儿
- 器满意得
- 情凄意切
- 情深意重
- 情投意合
- 情投意和
- 情投意洽
- 情投意忺
- 情真意切
- 情至意尽
- 情孚意合
- 神工意匠
- 神迷意夺
- 神领意得
- 神领意造
- 神摇意夺
- 心烦意乱
- 心烦意冗
- 心低意沮
- 心孤意怯
- 心慌意急
- 心慌意乱
- 心灰意败
- 心灰意懒
- 心灰意冷
- 心回意转
- 心劳意攘
- 心劳意冗
- 心忙意急
- 心忙意乱
- 心领意会
- 心满意得
- 心满意足
- 心乔意怯
- 心慵意懒
- 心猿意马
- 言和意顺
- 言简意该
- 言简意赅
- 言简意少
- 言简意深
- 言近意远
- 语简意赅
- 志骄意满
- 志足意满
- 志满意得
- 志得意满
第四个字为"满"的成语
- 肠肥脑满
- 秤平斗满
- 吹网欲满
- 耳满鼻满
- 反骄破满
- 功行圆满
- 功成行满
- 功德圆满
- 骄傲自满
- 漏卮难满
- 履盈蹈满
- 气得志满
- 气骄志满
- 三平二满
- 意得志满
- 羽毛丰满
- 沾沾自满
- 志盈心满
- 志骄意满
- 志足意满
- 志得意满
志得意满相关推荐
成语"志得意满"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志得意满"逐字解释参考
zhì①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为学》:“人之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于学。”③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④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⑤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⑥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后五年,吾妻来归。”⑦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é①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同“得无”,莫不是。【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偿赵城。”②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深长矣。”③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暇甚。”④情趣。《醉翁亭记》:“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料想;估计。《鸿门宴》:“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⑥怀疑。《列子·论符》:“人有亡铁者,~其邻人之子。”【意表】意料之外。【意会】不用说明解释而内心明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ǎn①充满;布满。《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座。”②充实;充足。《吕氏春秋·审时》:“多秕而不~。”③自满。《伶官传序》:“书曰:‘~招损,谦受益。’”④全;遍。《琵琶行》:“~座重闻皆掩泣。”【满贯】钱穿满了绳子。贯,穿钱的绳子。比喻已到最高限度,多指罪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