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蛮触相争 > 蛮触相争的成语解释

蛮触相争

读音(发音):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详细解释(意思):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典故):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示例: 略观大体,同盟会固多不直,共和党亦务诈欺,~,不离蜗角。 ★章炳麟《致江西统一党支部函》一

蛮触相争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蛮"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触"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相"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争"的成语

蛮触相争相关推荐

成语"蛮触相争"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蛮触相争"逐字解释参考

mán我国古代对南部民族的称呼。如“南蛮”。【引】南;南方。曹操《朔风》:“思彼~方。”泛指少数民族。如“北蛮”。【蛮荒】边远地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ù①本为用角顶,【引】顶、撞。《五蠹》:“兔走~株,折颈而死。”《共工头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不周之山。”②接触,触及。《疱丁解牛》:“手之所~,肩之所倚……”《捕蛇者说》:“~草木,尽死。”③触犯,冒犯。《捕蛇者说》:“~风雨,犯寒暑。”《汉书·元帝纪》:“去礼义,~刑法,岂不哀哉!”④触引;引起。《易·系辞》:“引而伸之,~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触谏】犯颜强谏。《九叹·怨思》:“犯颜色而~兮,反蒙辜而被疑。”【触目】目光所及。【触突】1.突击,奔窜冲突。2.冒犯,触犯。【触网】犯法。【触忤】冒犯。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剑南春色还无赖,~愁人到酒边。”【触兴】犹“即兴”。随感起兴。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致情,因变取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ng①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马。”②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幸复得此妇。”③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④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矣。”⑤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乎?”【又】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田文。”⑥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xiāng①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吊。”②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③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相得】关系融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g①争夺。《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列。”②竞争。《论积贮疏》:“并举而~起矣。”③争论。《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曲直,屡当死。”zhèng规劝。后来写作“诤”。《后汉书·王充传》:“以数~不合,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