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属词比事 > 属词比事的成语解释

属词比事

读音(发音): zhǔ cí bǐ shì

详细解释(意思):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出处(典故): 《魏书·高祐传》:“至若左氏,属词比事,两致并书,可谓存史意,而非全史体。”

示例: 七十子之徒,周末汉初,去圣人则近矣,彼其徒之识道理,与~,或尚不及后之大贤也。 ★清·龚自珍《语录》

属词比事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属"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词"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比"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事"的成语

属词比事相关推荐

成语"属词比事"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属词比事"逐字解释参考

zhǔ①连接。《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②跟着。《垓下之战》:“项王渡江,骑能~者百余人耳。”③撰写。《屈原列传》:“屈平~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④通“嘱”。托付。《岳阳楼记》:“~予作文以记之。”【又】劝;劝请。《赤壁赋》:“举酒~客。”⑤通“嘱”,看。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盘桓瞻~。”shǔ?①归属;隶属。《琵琶行》:“名~教坊第一部。”②管辖。《扁鹊见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无夸何也。”③部属。《陈涉世家》:“徒~皆曰:‘敬受命。’”④家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贫则面语之。”⑤类;辈。《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属和】随人唱歌。【属文】写作。【属意】意向专注于。【属怨】结下仇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í①言词,词语。《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修~,援古证今,极力为之。”②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如“宋词”、“辛弃疾词”。【词话】1.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体裁同诗话相似。2.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3.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词林】1.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中,渔猎~。”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忆昔李公存,~有根柢。”2.翰林院的别称。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永遇乐》、《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的韵律、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声律等的规格。不同的词牌,其规格也不同。【词藻】诗文中富丽华美而有文采的词句。也作“辞藻”。【词章】诗文的总称。也作“辞章”。【词致】文辞的意趣、情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ǐ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杀三赵王。”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周以弊主。”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寿。”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胜。”⑦近来。《祭十二郎文》:“~得软脚病,往往岙剧。”⑧等到,及。《项脊轩志》:“~去,以手阖门。”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死者一洒之。”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于管仲、乐毅。”【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事情。《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迁,感慨系之矣。”②特指战事。《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③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④从事;做。《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⑤侍奉;服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⑥件;样;种。郑处诲《明皇杂录》:“献白玉箫管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