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公事
读音(发音): lì xíng gōng shì
详细解释(意思):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出处(典故):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示例: 回来等我把那些~办毕了,还有几句要紧的话同你商量呢。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四回
例行公事成语接龙
- 尸横遍野
- 十病九痛
- 食不甘味
- 史不绝书
- 世道人心
- 时不可失
- 市井之臣
- 十里长亭
- 诗肠鼓吹
- 师出无名
- 矢口抵赖
- 狮子大开口
- 湿肉伴干柴
- 事无三不成
- 十八般兵器
- 十八般武艺
- 十八层地狱
- 十年九不遇
- 十万八千里
- 时势造英雄
- 始愿不及此
- 世上无难事
- 事后诸葛亮
- 事急无君子
- 试金石
- 似是而非
- 似漆如胶
- 似乎
- 是曲
- 是非曲直
第一个字为"例"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行"的成语
- 按行自抑
- 行行出状元
- 隔行如隔山
- 紧行无好步
- 兵行诡道
- 并行不悖
- 跛行千里
- 草行露宿
- 搀行夺市
- 畅行无阻
- 畅行无碍
- 大行大市
- 当行本色
- 当行出色
- 倒行逆施
- 砥行立名
- 砥行磨名
- 独行独断
- 独行踽踽
- 独行其道
- 独行其是
- 鹅行鸭步
- 风行草从
- 奉行故事
- 风行草靡
- 风行一世
- 风行草偃
- 风行雨散
- 风行电掣
- 风行电击
- 风行电扫
- 风行电照
- 风行革偃
- 风行雷厉
- 风行水上
- 风行一时
- 改行从善
- 改行迁善
- 改行为善
- 改行自新
- 各行其志
- 各行其是
- 功行圆满
- 恭行天罚
- 躬行节俭
- 躬行实践
- 龚行天罚
- 狗行狼心
- 孤行己见
- 孤行己意
- 孤行一意
- 规行矩步
- 规行矩止
- 果行育德
- 好行小惠
- 好行小慧
- 鹤行鸡群
- 横行霸道
- 横行不法
- 横行逆施
- 横行天下
- 横行无忌
- 横行直撞
- 横行直走
- 胡行乱为
- 计行虑义
- 计行言听
- 谨行俭用
- 九行八业
- 径行直遂
- 乐行忧违
- 厉行节约
- 例行差事
- 例行公事
- 令行禁止
- 令行如流
- 流行坎止
- 龙行虎变
- 龙行虎步
- 冥行盲索
- 冥行擿埴
- 逆行倒施
- 旁行斜上
- 七行俱下
- 秋行夏令
- 却行求前
- 日行千里
- 山行海宿
- 上行下效
- 十行俱下
- 霜行草宿
- 肆行无忌
- 随行就市
- 随行逐队
- 天行时气
- 文行出处
- 蜗行牛步
- 我行我素
- 五行八作
- 五行并下
- 五行俱下
- 膝行而前
- 膝行匍伏
- 膝行蒲伏
- 膝行肘步
- 喜行于色
- 先行后闻
- 晓行夜宿
- 晓行夜住
- 斜行横阵
- 星行电征
- 星行夜归
- 行行蛇蚓
- 寻行数墨
- 寻行逐队
- 鸭行鹅步
- 言行不贰
- 言行不符
- 言行不一
- 言行计从
- 言行若一
- 言行相悖
- 言行相符
- 言行相副
- 言行相顾
- 言行相诡
- 言行抱一
- 言行信果
- 言行一致
- 夜行被绣
- 一行作吏
- 疑行无成
- 用行舍藏
- 禹行舜趋
- 云行雨洽
- 云行雨施
- 肘行膝步
- 自行其是
第三个字为"公"的成语
- 白衣公卿
- 抱冰公事
- 报冰公事
- 持论公允
- 出以公心
- 大动公惯
- 对薄公堂
- 对簿公堂
- 公买公卖
- 公才公望
- 公事公办
- 公是公非
- 花花公子
- 贿赂公行
- 贿货公行
- 货贿公行
- 货赂公行
- 获隽公车
- 例行公事
- 廉明公正
- 翩翩公子
- 凭虚公子
- 王孙公子
- 未了公案
- 无肠公子
- 游闲公子
- 正明公道
- 直入公堂
- 自有公论
第四个字为"事"的成语
- 不省人事
- 区区小事
- 少不更事
- 安然无事
- 暗昧之事
- 百年好事
- 抱冰公事
- 报冰公事
- 比类从事
- 比物假事
- 比物属事
- 便宜从事
- 便宜行事
- 草率从事
- 草草了事
- 草率将事
- 胆小怕事
- 当家立事
- 雕虫小事
- 杜绝人事
- 多管闲事
- 咄咄怪事
- 额外主事
- 分内之事
- 风流韵事
- 奉行故事
- 敷衍了事
- 抚时感事
- 干卿底事
- 感情用事
- 各司其事
- 红白喜事
- 假门假事
- 见机行事
- 建功立事
- 就事论事
- 聚众滋事
- 军法从事
- 看人行事
- 看家本事
- 快人快事
- 例行差事
- 例行公事
- 连类比事
- 片文只事
- 平安无事
- 七事八事
- 前尘影事
- 青州从事
- 人浮于事
- 如无其事
- 若无其事
- 煞有介事
- 赏心乐事
- 少不经事
- 慎重其事
- 鼠首偾事
- 太平无事
- 天道人事
- 通工易事
- 通功易事
- 文武差事
- 无补于事
- 无端生事
- 无济于事
- 无事生事
- 无所事事
- 相安无事
- 相机行事
- 新人新事
- 行若无事
- 虚应故事
- 酗酒滋事
- 一笑了事
- 遗落世事
- 遗闻逸事
- 遗闻琐事
- 遗闻轶事
- 轶闻遗事
- 逸闻趣事
- 逸闻琐事
- 逸闻轶事
- 意气用事
- 因人成事
- 玉成其事
- 造次行事
- 造言生事
- 造谣生事
- 择主而事
- 张皇其事
- 张大其事
- 照章办事
- 郑重其事
- 终身大事
- 属词比事
- 属辞比事
例行公事相关推荐
成语"例行公事"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例行公事"逐字解释参考
lì①类;列。《三国志·王粲传》:“而不在此七人之~。”②旧例;惯例。《少年中国说》:“故惟知照~。”③类比;照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出为刺史。”④像;类似。《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送死。”⑤一概。《南史·刘苞传》:“家有旧书,~皆残蠹。”【例监】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代因捐献钱财而取得监生资格的叫例监,又叫捐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íng①行走。《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②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③运行。《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④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⑤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⑥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不顾细谨。”⑦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⑧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⑨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五~。”háng①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②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③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也。”④指成行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宫】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行将】即将。【行李】⒈使者。⒉行装。【行人】⒈出使的人。⒉行路人。⒊出征的人。【行者】⒈行路人。⒉出征的人。⒊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行装】出门携带的衣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①公家的;公共的。《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君》:“天下有~利而莫或兴之。有~害而或除之”②公正;无私。《屈原列传》:“邪曲之害~也。”韩愈《进学解》:“无患有词之不~。”《诫兄子严敦书》:“谦约节敛,廉~有威。”③公然;公开。《论积贮疏》:“残贼~行,莫之或止。”《黄生借书说》:“惟予之~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④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后成为诸侯的代称。【又】泛指显贵爵位。《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鲁庄公)将战。”《邵公谏厉王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卿至于列士献诗。”⑤对男子的尊称。《邹忌讽齐五纳谏》:“我孰与城北徐~美?”《陈涉世家》:“~等遇雨,皆已失期。”《滕王格序》:“都督阎~之雅望,棨戟遥临。”⑥丈夫的父亲。《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姥,及时相遣归。”【公车】⒈兵车。⒉官车。⒊汉代官署名。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工作。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公案】⒈官府的案牍。⒉旧时官吏审案时所用的桌子。⒊佛教禅宗认为用教理来解决疑难问题,如官府判案。因此也称公案。⒋话本故事分类之一,后又演变为“公案小说”、“公案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事情。《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迁,感慨系之矣。”②特指战事。《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③政治事务。《触龙赵太后》:“赵太后新用~。”④从事;做。《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⑤侍奉;服侍。《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⑥件;样;种。郑处诲《明皇杂录》:“献白玉箫管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