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椎肤剥髓 > 椎肤剥髓的成语解释

椎肤剥髓

读音(发音): chuí fū bō suǐ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残酷搜刮。

出处(典故): 明·唐顺之《与郑户部书》:“国家惩奸之法未及于亲手欺盗之人,而椎肤剥髓、鬻妻买子之苦已波毒于穷檐无告之小民矣。”

示例: 有司奉行急于诏旨,胥吏缘为奸,~,民不堪命。 ★《明史·方良永传》

椎肤剥髓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椎"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肤"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剥"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髓"的成语

椎肤剥髓相关推荐

成语"椎肤剥髓"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椎肤剥髓"逐字解释参考

chuí①槌子,敲击的器具。《订鬼》:“若见鬼把~锁绳纆,立守其旁。”【又】用槌打。《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杀晋鄙。”②“椎形”的。《核舟记》:“居右者~髻仰面。”③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少文如此。”【椎髻】如椎形的发髻。【椎鲁】鲁钝。【椎埋】1.杀人埋尸。2.盗墓。【椎剽】杀人劫财。【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李商隐《祭裴氏姨文》:“~,孰知所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ū①皮肤。【又】肤浅,浅薄。《东京赋》:“所谓末学~受。”②较短的距离。古代以四指的宽度为肤,以一指的宽度为寸。《占国策·秦策三》:“齐人伐楚……~寸之地无得。”③禽兽的肉。④切细的肉。⑤浮浅;浅薄。⑥大。《诗经·小雅·六月》:“薄伐俨狁,以奏~公。”⑦美。《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德音不睱。”【辨】皮,革,肤。皮、革,均指兽皮,带毛为“皮”,去掉毛为“革”。肤,是人皮的专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ō①割裂。《左传·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圭以为鏚柲。”②削;剖开。《诗经·小雅·信南山》:“是~是菹,献之皇祖。”③脱落。《庄子·人间世》:“实熟则~,~则辱。”④侵蚀。郦道元《水经注·榖水》:“文字~缺,不复可识。”⑤掠夺;强制除去。⑥六十四卦之一。”bó①通“驳”。②用小船分载转运货物。pū通“扑”,打;击。《诗经·豳风·七月》:“八月~枣,十月获稻。”bāo去剥物的外皮。《周礼·秋官·柞氏》:“冬日至,令~阴木而水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详细字义◎髓suǐ〈名〉(1)(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2)同本义[marrow]。如:髓脑(指脑浆)(3)比喻精华[essence]。如:精髓(精华)(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pith]。如:髓结常用词组◎髓结suǐjié[pithknot]直径不到6.4毫米大、有髓质小洞的木材结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