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谆谆诰诫 > 谆谆诰诫的成语解释

谆谆诰诫

读音(发音): zhūn zhūn gào jiè

详细解释(意思):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同“谆谆告戒”。

出处(典故):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云南护国起义》:“各省长官,皆能力保治安,军人尤深明大义,均任守卫地方之责,务望各以爱国勤勉,恪尽厥职,用副予视民如伤,谆谆诰诫之至意。此令。”

示例:

谆谆诰诫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谆"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谆"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诰"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诫"的成语

谆谆诰诫相关推荐

成语"谆谆诰诫"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谆谆诰诫"逐字解释参考

zhūn①见“谆谆”。《》:“~。”②辅助。《国语·晋语九》:“以~赵鞅之故。”【谆谆】⒈教诲不倦的样子。⒉迟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ūn①见“谆谆”。《》:“~。”②辅助。《国语·晋语九》:“以~赵鞅之故。”【谆谆】⒈教诲不倦的样子。⒉迟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ào①告诉。《尝书·太甲下》:“伊尹申~于王。”(伊尹:人名。申:重。)②皇帝给臣子的命令。李阳冰《草堂集序》:“潜草诏~,无人知者。”③告诫;劝勉。《国语·楚语上》:“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也。”《尚书·多方》:“成王归自奄,在宗周,~庶邦。”④文体的一种,用天告诫或勉励。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之体也。”【辨】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è①告诫;警告。《北史·萧琮传》:“赐梁之大臣玺书,~勉之。”②警戒;戒备。贾谊《治安策》:“前车覆,后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