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揭竿而起 > 揭竿而起的成语解释

揭竿而起

读音(发音): jiē gān ér qǐ

详细解释(意思):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出处(典故):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示例: 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 ★白先勇《梁父吟》

揭竿而起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揭"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竿"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而"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起"的成语

揭竿而起相关推荐

成语"揭竿而起"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揭竿而起"逐字解释参考

jiē①高举;举起。《过秦论》:“斩木为兵,~竿而起。”②显露;显现。《战国策·韩策》:“唇~者甚齿寒。”③分开;拨开。《柳毅传》:“武夫~水指路。”④掀;启;打(开)。《智取生辰纲》:“一个客人便去~开桶盖。”⑤标识。郭璞《江赋》:“峨眉为泉阳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n竿子:钓~|百尺~头,更进一步。【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ér①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②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③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④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⑤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ǐ①起立;站起。《鸿门宴》:“坐须臾,沛公~如厕。”②起身;起床。《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则~盥栉。”③徒起;隆起。《促织》:“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④起事;发动。《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而亡秦族矣。”⑤发生;兴起。《谭嗣同》:“若变~,足下以一军敌探彼二军。”⑥动身;出发。《公输》:“子墨子闻之,~于鲁。”⑦开始;起头。《祭妹文》:“不记语从何~。”⑧起用;任用。《过零丁洋》:“辛苦遭逢~一经。”⑨出身。《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曹参皆~刀笔吏。”【起复】起用衩革职或因故离职的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