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王宝招亲(王宝童招亲)

来源:肥壤网 2023-08-14 围观:

王宝招亲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王宝招亲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王宝招亲吧。

清光绪年间,邳北刘家庄有个刘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叫彩凤,年方十七。这彩凤生得蛾眉杏眼,粉面桃腮,针黹女红无所不精,刘员外夫妻俩把女儿当作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一样宠着。

彩凤年纪也不小了,方圆百里的媒人几乎把刘员外家的门槛都踩平了。彩凤呢,任谁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点头。

两年过去了,彩凤还是待字闺中。这可急坏了刘员外,夫妻俩一合计,不管彩凤乐不乐意,订个日子,让那些愿意招婿的人都到家中来,他们先挑选,选好再跟女儿说,来个先斩后奏

挑来选去,夫妻俩选中了两个人,一个是武官的儿子,杨喜武;一个是文官的儿子,李爱文。两人又都是中过举的,跟彩凤年纪又差不多,到底选哪一个呢?刘员外夫妻争执不下,就把两个举人愿招婿的事跟彩凤说了,看她选谁再定。谁知刘彩凤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只说了三个字——不愿意。

刘员外见女儿不点头,又气又急,又舍不得打骂,就让彩凤娘到绣楼去问彩凤,问她到底想找啥样的。彩凤娘问了半天,彩凤才羞答答地说:“俺不图官,不图钱,只想找个勤劳善良人。俺看上了王家洼从小就在俺家扛活的孤儿王宝。他人虽穷,可心善勤劳人聪明,俺要嫁就嫁给他,求爹娘成全。”

彩凤娘把女儿的话一学给刘员外,刘员外差点气昏过去:“这个贱妮子,俺说她怎么谁说媒都不理,原来看上个扛活的穷小子,这事可不能由着她。”又一想女儿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就只认识个扛长活的青年王宝,这王宝文又不行,武又不中,只会出力干活。俺要是让文武两个举人来和王宝一比,女儿就绝不会再喜欢王宝了。

刘员外找来媒婆让她传话,三天后杨喜武、李爱文都到他家来,把王宝也叫来。

三天后,文武两举人和王宝都来到刘员外家,刘员外对他们说:“俺知道你们都喜欢彩凤,可俺就这一个女儿,不知选谁好。这几天俺们商量好了,把你们都叫来,由俺出题,你们谁比赢了,彩凤就招谁为婿,彩凤今天就在竹帘后面观看。你们听好了,头三场是作诗,谁作的对题谁就赢。俺第一题是:是一世,多两翅,是与不是。以一炷香为限,你们作吧。王宝你不会写,口说也行,但不许说人家说过的。”

过有大半炷香的时候,李爱文站起来说:“俺做好了,俺念给老员外听:蚕和蛾是一世,蛾子比蚕多两翅,人说蛾是蚕变的,不知是与不是。”

“好,贴切对题。”刘员外拍起了巴掌。“俺也做好了。”这时杨喜武也站起来念道,“蝉和蛹是一世,蝉比蝉蛹多两翅,人说蝉是蛹变的,不知是与不是。”“嗯,也不孬,对题。”刘员外对杨喜武竖起了大拇指,心想:王宝,你个穷小子,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今天非叫你难看不行。回头催王宝说:“人家都做好了,你还能不能做?不能就赶快认输吧。”

两个举人也跟着摇头晃脑帮腔:“是啊,香快烧完了,你还能作出来吗?”

王宝自幼就没入过学堂,能认识几个字也是放牛时偷爬人家学堂门缝学的,此时已急出了一身汗,见两举人摇头晃脑,头上戴的公子巾有两个小翅子随着他们的头乱晃,脑中灵光一闪说:“俺也有了!”用手一指两举人,“咱弟兄仨人是一世,”又指着他们帽子说,“你俩比俺多两翅,人说你们是俺养的,不知是与不是。”

杨喜武、李爱文一听,气得双眼圆睁,齐指着王宝说:“你不会作就乖乖认输,为什么要胡编骂人?”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