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挨肩并足 > 挨肩并足的成语解释

挨肩并足

读音(发音): āi jiān bìng zú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人群拥挤。

出处(典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竟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示例:

挨肩并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挨"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肩"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并"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足"的成语

挨肩并足相关推荐

成语"挨肩并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挨肩并足"逐字解释参考

āi㈠①挨次;顺序次序。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家人~排于船首,以多为胜。”②靠近;紧挨着。《红楼梦》六十七回“宝玉忙走到床前,~着黛玉坐下。”〖又〗依靠。佚名《争报恩》二折:“倚仗着你那有官有势,忒欺负我无靠无~。”③蹭;摩擦。单宇《菊坡丛话》:“宋公见野牛就木~痒。”〖又〗挤。《水浒传》第三回:“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满在十字路口。”ái㈡①忍受。《窦娥冤》:“这无情棍棒,教我~不的。”②困难地渡过。文天祥《满天红·和王昭仪》:“燕子楼中,又~过几番秋色。”③勉强支持。吴敬梓《儒林外史》:“一步一~,~到庵门口。”④拖延。《朱子语类·论治道》:“~得过时且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ān①肩膀。《韩非子·难势》:“比~随踵而生。”②任用。《尚书·盘庚下》:“朕不~好货。”③担负。《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于晋。”【肩随】⒈与人同行而稍后。⒉追随。⒊相差无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ng①合。《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力西向。”②兼并;吞并。《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吞八荒之心。”③并列;挨在一起。《与妻书》:“吾与(汝)~肩携手,低低切切。”④一并;一起。《涉江》:“腥臊~御,芳不得薄兮。”⑤连。《芋老人传》:“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⑥并且。《〈黄花冈七十二一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bīng并州,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ú①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②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③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④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⑤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⑥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⑦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观也已。”【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