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情感故事

本栏目包括情感故事,爱情故事,校园爱情,友情故事,亲情故事。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外婆的大海(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影免费观看完整)

来源:肥壤网 2023-08-05 围观:

外婆的大海


文/徐鲁

外婆,我们那儿叫姥娘。姥娘的家在胶东靠近大海的一个叫七沟的小渔村里,离我们家挺远。小时候,因为家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母亲便很少带我们到姥娘家去。只有当新麦子打下来,或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才会让我们穿上浆洗过的、每走一步都窸窣作响的衣裳,提着盛满香喷喷的新麦面饽饽的竹篮子,到七沟村的姥娘家去走亲戚。而每次去,姥娘总是喜欢得合不拢嘴。那时姥娘家的天井里有一棵大石榴树,我们每年去看姥娘时,她总会笑吟吟地踮着一双小脚,颤巍巍地去摘几个石榴给我们,哪怕是还没熟透的石榴,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摘下来,让我们拿着玩耍。那是那年月她唯一能做到的。再就是携个小凳儿,让我们坐在她跟前,看她和舅母们一块儿织渔网。姥娘的梭子穿得真快,看得我们一愣一愣的。临走时姥娘还会用各色的网绳为我们每人织上一个小网包。背到学校里,同学们见了,个个羡慕得要死。

虽然这样,但我一直给姥娘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一去姥娘家便开始想家。因为我从小是跟着爷爷和奶奶长大的,所以每次去姥娘家时,最怕的就是天快黑下来的时刻。天一擦黑,我就开始坐立不安,想家想得不行。有时会大哭大闹地要回家,谁也阻止不了。春天、秋天里还好说,天黑了,就着大月亮地回去就是;最怕的是过年后去姥娘家,冰天雪地,怎么能够连夜回去呢 但是不行,我哇哇地哭闹,让姥娘看着听着揪心啊!所以这时无论是多大的风雪,多黑的夜路,我的舅舅和表哥们也会叹息着连夜送我回家,送我回到小峨村那栋低矮的小屋里的老祖母的身边。仿佛除此之外的任何别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都不能留下我,都不能像这个家一样使我感到温暖舒适和安心……常常,舅舅和表哥们踏着没漆深的大雪,背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过几十里的山路,已经听到鸡叫头遍了……

现在想来,我童年时的这种奇怪的“恋家情结”,确确实实是伤透了姥娘的心。要知道,那时她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

姥娘年轻时就已守寡。我从小没有见到过姥爷——我的外祖父。但童年时我多次听到姥娘讲大海的故事,什么海神娘娘啦,什么刘公岛啦,还有八仙过海等等。

我曾经多次在脑海里想象过外祖父的形象,那该是胶州湾一带最强壮的渔村汉子。

他们在海边出生,在海上成长。他们每天迎着东方的日出走向白浪滔天的大海,搏击在惊涛骇浪之上,是大海的真正的儿子。但是他们和千百年来的祖祖辈辈的渔人一样,不是每天清晨出海后都能够在每天黄昏的时候平安地归来的,尤其是在大海变幻无常的季节。

就是在一次谁也不曾料到的突起的海上风暴里,我的外祖父和同船的十来个兄弟一起遇难了!姥娘和其他死难者的家属苦苦地站在海岸线上等了多日,但听见的却只有汹涌不止的魔鬼般的风吼海啸声,和一阵阵海鸟的凄厉的鸣叫……她们再也不能看到自己的亲人们那缓缓驶近的熟悉的桅杆和帆影了……

可以想象,那些强壮的、从来也不肯向大海低头的汉子们,他们肯定是拼尽最后的气力搏斗过、呼喊过。他们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好像看到了站在海边的妻儿老小们祈望着大海的身影。但大海多情而又无情,他们活生生地被吞没了。留下来的,便是几代人的孤苦与怀念,以及对于世世代代在海上劳作、生存和死亡的人们的无尽的启示,激励着他们从海滩上含着泪水站起来,重新抓紧手中的双桨……

童年的想象和记忆是可怕而深刻的。

当我长大成人之后,我读到了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我读到了那矗立在冬天的一个古老的渔村近旁的、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的那行古老的碑铭——那也是世世代代与海洋为伴的渔人们亲手刻下的悲壮的墓志:

“纪念那所有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们。”

这行题词是那样地醒目,使每一位自陆地走近大海的人都能够远远地望见它。一位作家从中读出了一种人类顽强精神的悲壮的呼唤。他说:忧伤吗 不,恰恰相反,这行题词对于我们应该有着这样的意义——纪念那些征服了海和即将征服海的人!……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