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蒲柳之质 > 蒲柳之质的成语解释

蒲柳之质

读音(发音): pú liǔ zhī zhì

详细解释(意思):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处(典故):

示例:

蒲柳之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蒲"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柳"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之"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质"的成语

蒲柳之质相关推荐

成语"蒲柳之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蒲柳之质"逐字解释参考

2pú(1)指蒲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山西永济县西)。(2)姓。【蒲棒】<口>(~儿)香蒲的花穗,黄褐色,形状象棒子。【蒲包】(~儿)(1)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2)旧时指用蒲包儿装着水果或点心的礼品:点心~。【蒲草】(1)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2)<方>沿阶草。【蒲墩儿】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做坐具。【蒲公英】(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汁,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入药,有解热的作用。(2)这种植物的花。‖也叫黄花地丁。【蒲剑】指菖蒲叶,叶的形状细长象宝剑。【蒲节】端午节(因旧时风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薄叶而得名)。【蒲剧】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南部地区。也叫蒲州梆子。【蒲葵】常绿乔木,叶子大,大部分掌状分裂,裂片长披针形,圆锥花序,生在叶腋间,花小,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黑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扇子。【蒲柳】水杨,是秋天很早就凋零的树木;旧时用来谦称自己体质衰弱:~之姿。【蒲绒】香蒲的雌花穗上长的白绒毛,可以用来絮枕头。也作蒲茸。【蒲扇】(~儿)用香蒲叶做成的扇子。【蒲桃】<轻>见〖葡萄〗。【蒲陶】<轻>见〖葡萄〗。【蒲萄】<轻>见〖葡萄〗。【蒲团】用香蒲草、麦秸等编成的圆形的垫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iǔ(1)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2)二十八宿之一。(3)姓。【柳安】常绿大乔木,叶子卵形,花乳白色,果实卵形有翅状物。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木材供制家具、门窗等。[英lauan]【柳拐子病】见〖大骨节病〗。【柳罐】用柳条编成的斗状汲水器。【柳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也叫柳叶眉。【柳琴】乐器的一种,有四根弦,外形象琵琶,比琵琶小。【柳体】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较颜体为瘦。【柳条】(~儿)柳树的枝条,特指杞柳的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柳条帽】用柳条编成的安全帽,轻而结实。【柳絮】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叫做柳絮。【柳叶眉】见〖柳眉〗。【柳莺】鸟,身体小,背部绿色,胸部和腹部黄绿色,眼的上部浅黄色,翅膀和尾巴褐色。吃昆虫,是益鸟。有的地区叫树串儿。【柳子戏】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ī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ì①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兵乃出。”②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于齐。”③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而白章。”④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胜文则野,文胜~则史。”⑤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⑥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请罪。”⑦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事楚。”⑧箭靶。《荀子·劝学》:“是故~的张而弓矢至焉。”⑨对质。《礼记·曲礼》:“虽~君之前,臣不讳也。”⑩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⑾正。《后序》:“~明避哨竹林中。”⑿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