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徘徊歧路 > 徘徊歧路的成语解释

徘徊歧路

读音(发音): pái huái qí lù

详细解释(意思):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出处(典故): 南朝·齐·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示例: 若其眷恋穷城,~,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徘徊歧路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徘"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徊"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歧"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路"的成语

徘徊歧路相关推荐

成语"徘徊歧路"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徘徊歧路"逐字解释参考

pái见“徘徊”。【徘徊】⒈来回地走动。⒉犹豫不决;心绪不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í[低徊]见〖低回〗。另见huái。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qí①歧路;岔路。《游黄山记》:“路旁一~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②分岔的;分叉的。王安石《寄虔州江阴二妹》:“又如~首蛇,南北两欲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道路。《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②途径;门路。《出师表》:“以塞忠谏之~也。”③路程;路途。《桃花源记》:“缘溪行,忘~之远近。”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宋时相当于现在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⑤衰败;疲惫。《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