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
读音(发音): tóu shí wèn lù
详细解释(意思):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出处(典故):
示例:
投石问路成语接龙
- 鹿死不择荫
- 鹿死不择音
- 庐山真面目
- 鲁连蹈海
- 鲁灵光殿
- 鲁莽灭裂
- 鲁人回日
- 卤莽灭裂
- 鲁卫之政
- 鲁殿灵光
- 鲁阳挥戈
- 鲁戈挥日
- 鲁阳挥日
- 鲁戈回日
- 鲁阳麾戈
- 鲁斤燕削
- 鲁阳回日
- 鲁鱼帝虎
- 鹿驯豕暴
- 鲁鱼亥豕
- 路绝人稀
- 鹿走苏台
- 鲁鱼陶阴
- 路柳墙花
- 路人皆知
- 路叟之忧
- 路无拾遗
- 鹿车共挽
- 路不拾遗
- 鹿皮苍璧
第一个字为"投"的成语
- 投传而去
- 投笔从戎
- 投畀豺虎
- 投鞭断流
- 投膏止火
- 投戈讲艺
- 投河奔井
- 投河觅井
- 投袂援戈
- 投壶电笑
- 投木报琼
- 投机倒把
- 投其所好
- 投机取巧
- 投刃皆虚
- 投间抵隙
- 投山窜海
- 投井下石
- 投石拔距
- 投阱下石
- 投石超距
- 投卵击石
- 投石问路
- 投袂而起
- 投石下井
- 投袂荷戈
- 投鼠忌器
- 投鼠之忌
- 投梭折齿
- 投梭之拒
- 投桃报李
- 投桃之报
- 投隙抵巇
- 投隙抵罅
- 投闲置散
- 投诸四裔
第二个字为"石"的成语
- 一石二鸟
- 搬石砸脚
- 触石决木
- 儋石之储
- 点石成金
- 点石为金
- 匪石匪席
- 匪石之心
- 肺石风清
- 浮石沉木
- 负石赴河
- 衡石程书
- 衡石量书
- 击石弹丝
- 匠石运金
- 金石不渝
- 金石交情
- 金石至交
- 金石可开
- 金石良言
- 金石丝竹
- 金石为开
- 金石之策
- 金石之功
- 金石之计
- 金石之坚
- 金石之交
- 金石之言
- 叩石垦壤
- 炼石补天
- 裂石穿云
- 卵石不敌
- 没石饮羽
- 木石心肠
- 盘石桑苞
- 磐石之安
- 磐石之固
- 盘石之安
- 盘石之固
- 磬石之固
- 泉石膏肓
- 如石投水
- 射石饮羽
- 矢石之难
- 漱石枕流
- 铄石流金
- 烁石流金
- 水石清华
- 铁石心肠
- 铁石心肝
- 投石拔距
- 投石超距
- 投石问路
- 投石下井
- 顽石点头
- 五石六鹢
- 衔石填海
- 悬石程书
- 炫石为玉
- 燕石妄珍
- 药石之言
- 以石投卵
- 以石投水
- 玉石不分
- 玉石混淆
- 玉石皆碎
- 玉石俱摧
- 玉石俱焚
- 玉石俱碎
- 玉石同沉
- 玉石同碎
- 玉石相揉
- 玉石杂糅
- 枕石寝绳
- 枕石漱流
- 枕石嗽流
- 柱石之坚
- 走石飞沙
第三个字为"问"的成语
- 寻花问柳
- 悬壶问世
- 不敢问津
- 不相问闻
- 采风问俗
- 吊死问疾
- 访贫问苦
- 访亲问友
- 耕当问奴
- 含蓼问疾
- 呵壁问天
- 攀花问柳
- 刨根问底
- 盘根问底
- 求神问卜
- 求田问舍
- 入国问俗
- 入竟问禁
- 入邦问俗
- 入境问禁
- 入境问俗
- 入门问讳
- 入乡问俗
- 投石问路
- 望闻问切
- 问长问短
- 问寒问暖
- 无人问津
- 兴师问罪
- 嘘寒问暖
- 寻根问底
- 询根问底
- 寻消问息
- 以口问心
- 以心问心
- 载酒问字
- 执经问难
- 质疑问难
- 追根问底
第四个字为"路"的成语
- 徘徊歧路
- 安宅正路
- 半半路路
- 必经之路
- 必由之路
- 避让贤路
- 不讳之路
- 豺狼当路
- 杜绝言路
- 方骖并路
- 逢山开路
- 广开才路
- 广开言路
- 慌不择路
- 急不择路
- 角巾东路
- 进退无路
- 叩阍无路
- 来踪去路
- 褴褛筚路
- 迷踪失路
- 轻车熟路
- 穷途末路
- 视如陌路
- 视同陌路
- 熟门熟路
- 投石问路
- 退让贤路
- 相逢狭路
- 向上一路
- 萧郎陌路
- 行者让路
- 修桥补路
- 眼观六路
- 一线之路
- 一心一路
- 云泥殊路
- 云泥异路
- 赭衣塞路
- 自新之路
- 走头无路
- 走投没路
- 走投无路
投石问路相关推荐
成语"投石问路"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投石问路"逐字解释参考
tóu①投掷;抛。《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以骨。”②投入;扔进。《屈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③抛弃;扔掉。《愚公移山》:“~诸渤海之尾。”④投奔;投靠。《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之。”⑤投宿。《石壕吏》:“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⑥投交;递交。《陈州粜米》:“~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⑦投合;相合。元好问《赠答刘御史云卿》:“户牖徒自开,胶漆本易~。”⑧到;临。王安石《观明州图》:“~老心情非复旧,当时山水故依然。”【投缳】上吊自杀。【投契】性情、见解相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í①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可镂。”②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之所及也。”④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⑤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肠】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n①询问。《曹刿论战》:“公~其故。”②慰问;问候。《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讯。”③请教。《师说》:“犹且从师而~焉。”④追究;考察。《李愬雪夜入蔡州》:“第得降卒,必亲引~委曲。”⑤管;干预。《书博鸡者事》:“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道路。《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②途径;门路。《出师表》:“以塞忠谏之~也。”③路程;路途。《桃花源记》:“缘溪行,忘~之远近。”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宋时相当于现在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⑤衰败;疲惫。《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