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生死予夺 > 生死予夺的成语解释

生死予夺

读音(发音): shēng sǐ yǔ duó

详细解释(意思):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出处(典故): 《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示例: 今王沈等乃处常伯之位,握~于中,势倾海内。(《晋书·刘聪传》)

生死予夺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生"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死"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予"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夺"的成语

生死予夺相关推荐

成语"生死予夺"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生死予夺"逐字解释参考

shēng①草木生长。《观沧海》:“树木丛~,百草丰茂。”②出生;诞生。《陈情表》:“~孩六月,慈父见背。”③生育;养育。《愚公移山》:“子又~孙,孙又~子。”④产生;发生。《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焉。”⑤生存;活着。《班超告老归国》:“丐超余一年得~还。”【又】〈名〉活着的人。《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又】〈动使动〉使……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死而肉骨也。”⑥生存期间;一坐。《归去来兮辞》:“感吾~之行休。”⑦生命。《鱼,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⑧生计;生活。《捕蛇者说》:“而乡邻之~日蹙。”⑨没有加工煮烧的;不熟。《鸿门宴》:“则与一~彘户。”⑩读书人。《送东阳马生序》:“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⑾〈副〉最;甚。《窦娥冤》:“怎不将天地也~埋怨。”⑿〈名〉通“性”天性;禀赋。《劝学》:“君子~非异也,善于物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ǐ①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又】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②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而骨肉也。”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肌,杀三虫。”④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士挑战。”⑤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焉。”⑥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①我。《齐桓晋文之事》:“他人有心,~忖度之。”yǔ①给予。《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人,如弃草芥。”②赞许。《荀子·大略》:“言音者~师旷。”【辨】予,余,吾,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予、余、我,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定语、宾语。吾,在上古一般作主语、定语,不作宾语;在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前则不受这种限制。直到魏晋以后“吾”才可作宾语。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uó①强取。《陈涉世家》:“广起,~而杀尉。”②剥夺;削去权力。《左传·桓公五年》:“王~郑伯政,郑伯不朝。”③失去;丧失。《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其时。”④乱。《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