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
读音(发音): ān rú tài shān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典故):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例: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
安如泰山成语接龙
- 删繁就简
- 善罢干休
- 煽风点火
- 潸然泪下
- 芟繁就简
- 山肴野蔌
- 山陬海噬
- 山高皇帝远
- 山锐则不高
- 山崩地裂
- 山高水长
- 山崩地塌
- 山高水低
- 山高水险
- 山崩地陷
- 山崩海啸
- 山公倒载
- 山崩水竭
- 山光水色
- 山崩钟应
- 山寒水冷
- 山复整妆
- 山长水阔
- 山河表里
- 山包海容
- 山长水远
- 山呼海啸
- 山崩川竭
- 山川米聚
- 山鸡舞镜
第一个字为"安"的成语
- 安邦定国
- 安邦治国
- 安常处顺
- 安常习故
- 安分守己
- 安安稳稳
- 安不忘危
- 安步当车
- 安分知足
- 安车蒲轮
- 安常履顺
- 安常守分
- 安堵如故
- 安常守故
- 安堵乐业
- 安分守已
- 安份守己
- 安魂定魄
- 安家乐业
- 安良除暴
- 安然无恙
- 安如磐石
- 安如泰山
- 安神定魄
- 安生服业
- 安土重旧
- 安富恤贫
- 安富恤穷
- 安故重迁
- 安家立业
- 安富尊荣
- 安国富民
- 安国宁家
- 安家落户
- 安居乐业
- 安老怀少
- 安眉带眼
- 安民告示
- 安内攘外
- 安贫乐道
- 安贫乐贱
- 安贫守道
- 安然如故
- 安然无事
- 安忍无亲
- 安如盘石
- 安如太山
- 安若泰山
- 安身乐业
- 安身立命
- 安身为乐
- 安身之处
- 安身之地
- 安生乐业
- 安时处顺
- 安室利处
- 安适如常
- 安土乐业
- 安土重居
- 安土重迁
- 安危相易
- 安危与共
- 安闲自得
- 安闲自在
- 安心定志
- 安心乐业
- 安心乐意
- 安心落意
- 安营下寨
- 安营扎寨
- 安于盘石
- 安于现状
- 安于一隅
- 安宅正路
- 安枕而卧
- 安之若命
- 安之若素
- 安坐待毙
- 安乐窝
第二个字为"如"的成语
- 轻如鸿毛
- 爱如珍宝
- 爱如己出
- 安如磐石
- 安如泰山
- 安如盘石
- 安如太山
- 辨如悬河
- 炳如观火
- 炳如日星
- 不如归去
- 齿如编贝
- 齿如含贝
- 齿如齐贝
- 呆如木鸡
- 动如脱兔
- 动如参商
- 洞如观火
- 多如牛毛
- 奉如神明
- 肤如凝脂
- 福如东海
- 诟如不闻
- 汗如雨下
- 和如琴瑟
- 浩如烟海
- 恨如头醋
- 涣如冰释
- 恍如隔世
- 恍如梦境
- 恍如梦寐
- 急如风火
- 急如星火
- 疾如雷电
- 疾如旋踵
- 坚如磐石
- 坚如盘石
- 皎如日星
- 尽如人意
- 敬如上宾
- 口如悬河
- 烂如指掌
- 泪如泉滴
- 泪如泉涌
- 泪如雨下
- 了如指掌
- 燎如观火
- 凛如霜雪
- 量如江海
- 马如流水
- 马如游龙
- 马如游鱼
- 美如冠玉
- 面如傅粉
- 面如满月
- 面如凝脂
- 面如死灰
- 面如土色
- 面如冠玉
- 面如灰土
- 邈如旷世
- 末如之何
- 谋如涌泉
- 明如指掌
- 穆如清风
- 难如登天
- 弃如敝屣
- 恰如其分
- 亲如骨肉
- 亲如手足
- 色如死灰
- 声如洪钟
- 视如敝屐
- 视如敝屣
- 视如草芥
- 视如粪土
- 视如寇仇
- 视如陌路
- 视如土芥
- 势如劈竹
- 视如珍宝
- 势如破竹
- 势如水火
- 适如其分
- 室如县罄
- 室如悬磬
- 室如悬罄
- 思如涌泉
- 突如其来
- 退如山移
- 危如朝露
- 危如累卵
- 味如鸡肋
- 味如嚼蜡
- 文如其人
- 稳如泰山
- 屋如七星
- 无如奈何
- 无如之何
- 无如之奈
- 心如寒灰
- 心如火焚
- 心如刀剉
- 心如坚石
- 心如刀锉
- 心如金石
- 心如刀割
- 心如木石
- 心如刀绞
- 心如死灰
- 心如刀搅
- 心如铁石
- 心如刀锯
- 心如悬旌
- 心如槁木
- 心如止水
- 心如古井
- 兴如嚼蜡
- 学如登山
- 学如穿井
- 艳如桃李
- 杳如黄鹤
- 一如既往
- 易如翻掌
- 易如反掌
- 易如破竹
- 易如拾芥
- 昭如日星
- 诸如此比
- 诸如此类
- 诸如此例
- 作如是观
第三个字为"泰"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山"的成语
- 大好河山
- 安如泰山
- 安如太山
- 安若泰山
- 拔树撼山
- 拔地摇山
- 百二河山
- 半壁河山
- 半壁江山
- 逼上梁山
- 兵败如山倒
- 不识泰山
- 藏之名山
- 藏诸名山
- 楚水吴山
- 带砺河山
- 荡海拔山
- 调虎离山
- 笃定泰山
- 堆积如山
- 恩重如山
- 恩重泰山
- 恩德如山
- 范水模山
- 放虎归山
- 放火烧山
- 覆海移山
- 高卧东山
- 功若丘山
- 航海梯山
- 号令如山
- 鸿毛泰山
- 还我河山
- 火海刀山
- 积甲如山
- 积土成山
- 剑树刀山
- 锦绣河山
- 锦绣江山
- 久归道山
- 举鼎拔山
- 聚米为山
- 军令如山
- 开门见山
- 扛鼎拔山
- 累土至山
- 力可拔山
- 砺带河山
- 临水登山
- 流水高山
- 绿水青山
- 马放南山
- 马入华山
- 闷海愁山
- 猛虎出山
- 猛虎深山
- 名落孙山
- 邈若河山
- 披发入山
- 气涌如山
- 气壮河山
- 千水万山
- 刃树剑山
- 日薄西山
- 日落西山
- 涉海登山
- 剩水残山
- 使蚊负山
- 誓海盟山
- 寿比南山
- 水满金山
- 水漫金山
- 耸膊成山
- 死重泰山
- 铁案如山
- 铁桶江山
- 铁壁铜山
- 铁证如山
- 万水千山
- 稳如泰山
- 啸傲湖山
- 秀水明山
- 学如登山
- 一叶迷山
- 义海恩山
- 堙谷堑山
- 渔海樵山
- 愚公移山
- 猿穴坏山
- 云雨巫山
- 执法如山
- 重于泰山
- 拄笏看山
- 拄笏西山
- 拄颊看山
- 纵虎归山
- 醉玉颓山
安如泰山相关推荐
成语"安如泰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安如泰山"逐字解释参考
ān①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②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③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④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时时为~慰,久久莫相忘。”《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与结盟好。”⑤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⑥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营。”⑦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知鸿鹄之志哉?”⑧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在?”【安厝】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毕,亲友散去。”【安堵】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旧业。”也作“案堵”“按堵”。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ú①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ài①。《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相交、通顺,与“否”相对,表示亨通、幸运等。《孔雀东南飞》:“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否~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②大方;不吝啬。《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才欲~。”③骄纵;奢侈。《叔向贺贫》:“及恒子,骄~奢侈。”④大。《汉书·食货志》:“收~半之赋。”⑤通“太”。最;极。《淮南子··原道》:“~古二皇。”【又】过分;过于。《庄子·渔父》:“不~多事乎?”【泰山北斗】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云。”后用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为当世所敬仰的人。亦作“泰斗”、“山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高~。(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3)蚕蔟:蚕上~了。(4)指山墙:房~。(5)姓。【山坳】山间的平地。【山包】<方>小山。【山崩】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悬崖、陡坡上。【山苍子】山鸡椒树的果实,略作球形,有强烈的香味,是制造香料的原料。【山查】(1)落叶乔木,叶子近于卵形,有三至五裂片,花白色。果实球形,比山里红略小,深红色,有小斑点,味酸,可以吃,也可以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山茶】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有光泽,花红色或白色,蒴果球形,种子球形,黑色。山茶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花很美丽,通常叫茶花。种子可以榨油。【山城】山上的或靠山的城市。【山丹】(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卵形,白色,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2)这种植物的鳞茎。【山道年】(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略呈羽状分裂,有特殊的香气,头状花序。(2)药名,有机化合物,是用山道年的花制成的药物,无色或白色结晶状粉末,能驱除蛔虫。[德Santonin]【山地】(1)多山的地带。(2)在山上的农业用地。【山顶洞人】古代人类的一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化石在1933年和1934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中。【山东梆子】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是梆子腔的一种。参看〖梆子腔〗。【山东大鼓】见〖梨花大鼓〗。【山东快书】曲艺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东北各地。表演者自击两片半月形铜板。【山东省】简称鲁。在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省会济南市。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7,442万(1982年)。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60%以上,垦殖指数居全国首位。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甘薯、花生、大豆、棉花、烟草等产量都占全国重要地位。东部丘陵地区为我国柞蚕丝和水果的著名产地。沿海盛产鱼、盐。山地富产煤、铁、铝土、金等矿产。解放后,机械、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山豆根】常绿灌木,叶子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小叶卵圆形,开白色蝶形花,荚果紫黑色。根可以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山旮旯儿】<方>偏僻的山区。也说山旮旯子。【山冈】不高的山。【山岗子】不高的山。【山歌】形式短小、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农村或山区,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山根】<口>(~儿)山脚。【山沟】(1)山间的流水沟。(2)山谷。(3)指偏僻的山区。【山谷】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方,中间多有溪流。【山国】指多山的国家或多山的地方。【山和尚】戴胜(一种鸟)的通称。【山河】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大好~|锦绣~。【山核桃】<轻>(1)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叶小,披针形或倒卵形。果实表面有皱纹,果仁可以吃,又可以榨油。(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小胡桃。【山洪】因下大雨或积雪融化,由山上突然流下来的大水:~暴发。【山货】(1)山区的一般土产,如山查、榛子、栗子、胡桃等。(2)指用竹子、木头、苘麻、粗陶瓷等制成的日用器物,如扫帚、簸箕、麻绳、沙锅、瓦盆等。【山鸡】<方>雉。【山鸡椒】落叶灌木,叶子披针形,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叫山苍子,可制香料。【山积】<书>东西极多,堆得象山一样:货物~。【山脊】山的高处象兽类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山涧】山间的水沟。【山脚】山的靠近平地的部分。【山轿】旧时用椅子捆在杠子上做成的登山工具,由人抬着走。【山口】连绵的山岭中间较低处,多为通道经过的地方。【山岚】<书>山间的云雾:~瘴气。【山里红】(1)山里红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白色。果实圆形,深红色,有白色斑点,味酸,可以吃,也可以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叫红果儿。【山梁】山脊。【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山岭】连绵的高山。【山陵】<书>(1)山岳。(2)旧时指帝王的坟墓。【山麓】山脚。【山峦】连绵的山:~起伏。【山脉】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定方向延展,好象脉络似的,所以叫做山脉。【山猫】见〖豹猫〗。【山毛榉】落叶乔木,高可达七八丈,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花萼有丝状的毛,结坚果。木材可做铁道枕木。也叫水青冈。【山门】(1)佛教寺院的大门。(2)指佛教。【山奈】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氰化钠,无色结晶,有剧毒,用于电镀、淬火等方面,也用于农药,也作山萘。[英cyanide,氰化物]。【山炮】火炮的一种,炮身较短,弹道较弯曲,射程较近,重量小,便于搬运,适用于山地作战。旧称过山炮。《过山炮》山炮的旧称。【山墙】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也叫房山。【山区】多山的地区。【山水】(1)山上流下来的水。(2)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桂林~甲天下。(3)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要题材的绘画。魏晋六朝,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以后渐趋成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门类。【山桃】(1)落叶乔木,叶子狭长,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带黄色,果肉很少,不能吃。性耐干燥寒冷,可用来嫁接桃树。(2)这种植物的果实。【山桐子】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圆锥花序,花黄绿色,有香气,浆果球形,红色或红褐色。木材可以制器具。也叫椅(yī)。【山头】(1)山的上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山头主义】原指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种小团体主义。具体表现为只顾自己小集团,对别地区、别部门、别同志不了解,不尊重,不团结。当时由于根据地多半建立在山岳地区,一个集团好象一个山头,所以就把这种错误倾向称为山头主义。【山窝】偏僻的山区。也说山窝窝。【山坞】山间平地;山坳。【山西梆子】见〖晋剧〗。【山西省】简称晋。在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省会太原市。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29万(1982年)。农产在雁门关以南主产小麦、高粱、玉米、棉花等,以北主产谷子、莜麦和胡麻。畜牧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占全国重要地位。解放后,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山系】同一造山运动形成的几条平行的山脉,称为山系。【山峡】两山夹水的地方;两山夹着的水道。【山险】山势险要的地方。【山响】响声极大:北风刮得门窗乒乓~。【山向】旧指坟的方向。【山魈】(1)猕猴的一种,体长约达一米,尾巴很短,鼻子深红色,面部皮肤蓝色,有微紫的皱纹,吻部有白须,全身毛黑褐色,腹部灰白色,臀部鲜红色。多群居,吃小鸟、野鼠等。(2)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山崖】山的陡立的侧面。【山羊】羊的一种,角的基部略作三角形,角尖向后,四肢强壮,善于跳跃,毛不弯曲,公羊有须,变种很多,有黑、灰等颜色。皮可以制革,毛皮可以制衣褥。【山羊绒】从山羊身上梳下的绒毛,是高级的纺织用毛。【山腰】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山药】<轻>薯蓣的通称。【山药蛋】<方>马铃薯。【山樱桃】(1)落叶灌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微红。果实球形,深红色,有光泽,可以吃。(2)这种植物的果实。【山芋】<方>甘薯。【山岳】高大的山。【山晕】见〖高山反应〗。【山楂】同〖山查〗。【山寨】(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山茱萸】落叶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花黄色。果实为核果,长椭圆形,枣红色,可以入药,对阳痿遗精等症有疗效。【山庄】山中住所;别墅。【山子】<方>假山。也叫山子石儿。【山嘴】(~儿)伸出去的山脚的尖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