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丝半缕
读音(发音): bàn sī bàn lǜ
详细解释(意思):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典故):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示例:
半丝半缕成语接龙
- 屡教不改
- 屡试不爽
- 屡试屡验
- 屡战屡败
- 履薄临深
- 吕武操莽
- 履穿踵决
- 履机乘变
- 旅进旅退
- 履仁蹈义
- 屡变星霜
- 履霜坚冰
- 屡次三番
- 屡见不鲜
- 履霜之戒
- 履霜知冰
- 虑周藻密
- 履丝曳缟
- 率尔操觚
- 履汤蹈火
- 率尔成章
- 率马以骥
- 履舄交错
- 率兽食人
- 履险蹈危
- 率土归心
- 履险如夷
- 率土同庆
- 履险若夷
- 率土宅心
第一个字为"半"的成语
- 半半拉拉
- 半半路路
- 半壁河山
- 半间不界
- 半壁江山
- 半截入土
- 半壁山河
- 半解一知
- 半部论语
- 半斤八两
- 半痴不颠
- 半斤八面
- 半筹不纳
- 半路出家
- 半筹莫展
- 半路修行
- 半低不高
- 半梦半醒
- 半懂不懂
- 半面不忘
- 半饥半饱
- 半面之交
- 半间半界
- 半面之旧
- 半新半旧
- 半死不活
- 半新不旧
- 半死辣活
- 半青半黄
- 半信半疑
- 半涂而罢
- 半三不四
- 半信不信
- 半涂而废
- 半上半下
- 半夜三更
- 半途而废
- 半上落下
- 半疑半信
- 半吐半露
- 半身不遂
- 半真半假
- 半推半就
- 半生半熟
- 半吞半吐
- 半生不熟
- 半文半白
- 半丝半缕
- 半文不白
- 半死半生
第二个字为"丝"的成语
- 茧丝牛毛
- 哀丝豪竹
- 半丝半缕
- 鞭丝帽影
- 单丝不成线
- 抽丝剥茧
- 寸丝半粟
- 寸丝不挂
- 单丝不线
- 弹丝品竹
- 调丝品竹
- 分丝析缕
- 简丝数米
- 履丝曳缟
- 千丝万缕
- 牵丝攀藤
- 青丝白马
- 染丝之变
- 丝丝入扣
- 素丝羔羊
- 素丝良马
- 吐丝自缚
- 兔丝燕麦
- 文丝不动
- 纹丝不动
- 无丝有线
- 严丝合缝
- 一丝两气
- 一丝一毫
- 一丝半粟
- 一丝不苟
- 一丝不挂
- 一丝不紊
- 雨丝风片
- 皂丝麻线
- 治丝而棼
- 治丝益棼
- 蛛丝马迹
第三个字为"半"的成语
- 囫囵半片
- 半梦半醒
- 半饥半饱
- 半间半界
- 半新半旧
- 半青半黄
- 半信半疑
- 半上半下
- 半疑半信
- 半吐半露
- 半真半假
- 半推半就
- 半生半熟
- 半吞半吐
- 半文半白
- 半丝半缕
- 半死半生
- 糠菜半年粮
- 寸丝半粟
- 东南半壁
- 黑更半夜
- 黑天半夜
- 减师半德
- 片鳞半爪
- 三更半夜
- 深更半夜
- 徐娘半老
- 一班半点
- 一斑半点
- 一差半错
- 一长半短
- 一点半点
- 一个半个
- 一官半职
- 一阶半级
- 一阶半职
- 一鳞半甲
- 一鳞半爪
- 一男半女
- 一年半载
- 一时半刻
- 一时半霎
- 一时半晌
- 一丝半粟
- 一些半些
- 一星半点
- 一言半辞
- 一言半句
- 一言半语
- 一知半见
- 一知半解
- 一肢半节
- 一支半节
- 一资半级
第四个字为"缕"的成语
半丝半缕相关推荐
成语"半丝半缕"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半丝半缕"逐字解释参考
bàn①一半,二分之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曾无一言~词送我。”②中间。《登泰山记》:“~山居雾若带然。”pàn大块。《汉书·李陵传》:“令军人持二升糒,一~冰。”【半壁】1.墙的一半.2.半边。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楼台秋月迥,一川烟水夕阳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ī①蚕丝。《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而累,以至于寸。”②丝织品。《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履。”③像丝的西。《黄生借书说》:“素蟫灰~时蒙卷轴。”④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琵琶行》:“终岁不闻~竹声。”⑤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n①一半,二分之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曾无一言~词送我。”②中间。《登泰山记》:“~山居雾若带然。”pàn大块。《汉书·李陵传》:“令军人持二升糒,一~冰。”【半壁】1.墙的一半.2.半边。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楼台秋月迥,一川烟水夕阳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ǚ①麻线;丝线。《楚辞·招魂》:“秦篝齐~,郑绵络些。”【引】一条一条地,详尽地。枚乘《七发》:“固未能~形其所由然也。”②衣服破烂。孟郊《织妇词》:“如何织纨素,自著蓝~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