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简丝数米 > 简丝数米的成语解释

简丝数米

读音(发音): jiǎn sī shǔ mǐ

详细解释(意思):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出处(典故): 孙诒让《〈札迻〉自叙》:“凡所考论,虽复简丝数米,或涉琐眉,于作述闳旨未窥百一。”

示例:

简丝数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简"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丝"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数"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米"的成语

简丝数米相关推荐

成语"简丝数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简丝数米"逐字解释参考

jiǎn①写字用的竹简、竹片。蔡邕《独断》:“策者,~也。”②笏;手板。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一人紫衣象~前趋。”③书信;信函。《梦溪笔谈》:“乃为一~答之。”④同“拣”,挑选。《核舟记》:“盖~桃核修狭者为之。”⑤简单;简略。《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而笑李渤之陋也。”【简练】⒈用心研习。⒉简明干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ī①蚕丝。《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而累,以至于寸。”②丝织品。《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履。”③像丝的西。《黄生借书说》:“素蟫灰~时蒙卷轴。”④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琵琶行》:“终岁不闻~竹声。”⑤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ù①数目;数量。《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②几;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算术。《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④方法;技艺;方术。《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⑤命运;定数。《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⑥规律;法则。《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矣。”shǔ①计算;计数。《信陵君窃符救赵》:“请~公子行日。”②数说;列举。《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shuò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目项王。”cù密,与“疏”相对。《寡人之于国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2mǐ公制长度的主单位,一米分为一百厘米,合三市尺。旧称公尺或米突。参看〖国际公制〗。【米波】见〖超短波〗。【米饭】用大米或小米做成的饭。特指用大米做成的饭。【米粉】(1)大米磨成的粉:~肉。(2)大米加水磨成浆,过滤后弄成团,然后制成的细条,可煮食。【米粉肉】把肉切成片,加米粉、作料,蒸熟,叫米粉肉。也叫粉蒸肉。【米泔水】淘过米的水。【米黄】米色。【米酒】用糯米、黄米等酿成的酒。【米糠】紧贴在稻子、谷子的米粒外面的皮,脱下后叫米糠。【米粒】(~儿)米的颗粒。【米粮川】出产粮食多的大片良田:荒滩变成~。【米面】(1)大米和面。(2)(~儿)米粉①。(3)<方>用米粉做的细条状食品。【米色】白而微黄的颜色。【米汤】<轻>(1)煮米饭时取出的汤。(2)用少量的大米或小米等熬成的稀饭。【米突】平方米的旧称。[法mètre]【米象】昆虫,成虫身体红褐色,头部前伸似象鼻,鞘翅上有四个赤褐色圆形斑点。成虫和幼虫吃稻、麦等粮食,是仓库中的害虫。【米制】见〖国际公制〗。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