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行露宿
读音(发音): cǎo xíng lù sù
详细解释(意思):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典故): 《晋书·谢玄传》:“闻内生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示例: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草行露宿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草"的成语
- 草庐三顾
- 草长莺飞
- 草间求活
- 草菅人命
- 草芥人命
- 草率从事
- 草草了事
- 草率将事
- 草草收兵
- 草率收兵
- 草满囹圄
- 草船借箭
- 草莽英雄
- 草创未就
- 草靡风行
- 草腹菜肠
- 草木皆兵
- 草偃风行
- 草木俱朽
- 草衣木食
- 草木萧疏
- 草木愚夫
- 草木知威
- 草蛇灰线
- 草头天子
- 草行露宿
- 草偃风从
第二个字为"行"的成语
- 按行自抑
- 行行出状元
- 隔行如隔山
- 紧行无好步
- 兵行诡道
- 并行不悖
- 跛行千里
- 草行露宿
- 搀行夺市
- 畅行无阻
- 畅行无碍
- 大行大市
- 当行本色
- 当行出色
- 倒行逆施
- 砥行立名
- 砥行磨名
- 独行独断
- 独行踽踽
- 独行其道
- 独行其是
- 鹅行鸭步
- 风行草从
- 奉行故事
- 风行草靡
- 风行一世
- 风行草偃
- 风行雨散
- 风行电掣
- 风行电击
- 风行电扫
- 风行电照
- 风行革偃
- 风行雷厉
- 风行水上
- 风行一时
- 改行从善
- 改行迁善
- 改行为善
- 改行自新
- 各行其志
- 各行其是
- 功行圆满
- 恭行天罚
- 躬行节俭
- 躬行实践
- 龚行天罚
- 狗行狼心
- 孤行己见
- 孤行己意
- 孤行一意
- 规行矩步
- 规行矩止
- 果行育德
- 好行小惠
- 好行小慧
- 鹤行鸡群
- 横行霸道
- 横行不法
- 横行逆施
- 横行天下
- 横行无忌
- 横行直撞
- 横行直走
- 胡行乱为
- 计行虑义
- 计行言听
- 谨行俭用
- 九行八业
- 径行直遂
- 乐行忧违
- 厉行节约
- 例行差事
- 例行公事
- 令行禁止
- 令行如流
- 流行坎止
- 龙行虎变
- 龙行虎步
- 冥行盲索
- 冥行擿埴
- 逆行倒施
- 旁行斜上
- 七行俱下
- 秋行夏令
- 却行求前
- 日行千里
- 山行海宿
- 上行下效
- 十行俱下
- 霜行草宿
- 肆行无忌
- 随行就市
- 随行逐队
- 天行时气
- 文行出处
- 蜗行牛步
- 我行我素
- 五行八作
- 五行并下
- 五行俱下
- 膝行而前
- 膝行匍伏
- 膝行蒲伏
- 膝行肘步
- 喜行于色
- 先行后闻
- 晓行夜宿
- 晓行夜住
- 斜行横阵
- 星行电征
- 星行夜归
- 行行蛇蚓
- 寻行数墨
- 寻行逐队
- 鸭行鹅步
- 言行不贰
- 言行不符
- 言行不一
- 言行计从
- 言行若一
- 言行相悖
- 言行相符
- 言行相副
- 言行相顾
- 言行相诡
- 言行抱一
- 言行信果
- 言行一致
- 夜行被绣
- 一行作吏
- 疑行无成
- 用行舍藏
- 禹行舜趋
- 云行雨洽
- 云行雨施
- 肘行膝步
- 自行其是
第三个字为"露"的成语
- 白骨露野
- 暴衣露盖
- 暴衣露冠
- 财不露白
- 餐风露宿
- 藏头露尾
- 草行露宿
- 掣襟露肘
- 赤身露体
- 出乖露丑
- 出头露面
- 风餐露宿
- 囊锥露颖
- 抛头露面
- 披肝露胆
- 袒胸露背
- 吐肝露胆
- 显山露水
- 扬己露才
- 张眼露睛
- 捉衿露肘
- 捉襟露肘
第四个字为"宿"的成语
草行露宿相关推荐
成语"草行露宿"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草行露宿"逐字解释参考
cǎo①草;草本植物的总称。《观沧海》:“树木丛生,百~丰茂。”《敕勒歌》:“风吹~低见牛羊。”②荒野;草野。《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③乡间;民间。《五人墓碑记》:“况~野之无闻者欤?”④粗糙;粗劣。《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具。”⑤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⑥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如“狂草”、“真草隶篆。”【草鄙】粗野鄙陋。《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之人也,何足问?”【草草】1.草木茂盛的样子。苏轼《各子由记园中草木》:“君看藜与藿,生意常~。”2.忧愁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3.辛苦的样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4.匆促。杜甫《送长孙九待御赴武威判官》:“闻君适万里,取别何~。”【草创】1.开始创建或创办。《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2.起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就,会遭此祸。”【草次】1.匆忙急遽。2.露宿于草野间。【草蹙】仓猝;匆忙。【草菅】1.草茅,喻轻贱。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然。”(艾:通“刈”。)后称任意残杀人命为“草菅人命。”2.草野;民间。陆游《薏苡》:“呜呼!奇材从古弃~,君试求之篱落间。”【草芥】比喻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具】指粗劣的食物。《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莽】1.荒野。陶渊明《归园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2.草野;民间。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之中而进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íng①行走。《论语》:“三人~,必有我师焉。”②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也。”③运行。《刻舟求剑》:“舟已~矣,而剑不~。”④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难已。”⑤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⑥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不顾细谨。”⑦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廉。”⑧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⑨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五~。”háng①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②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③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也。”④指成行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宫】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行将】即将。【行李】⒈使者。⒉行装。【行人】⒈出使的人。⒉行路人。⒊出征的人。【行者】⒈行路人。⒉出征的人。⒊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行装】出门携带的衣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②露天;在室外、野外。《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③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乳,矫首昂视。”【露布】⒈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⒉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ù①住宿;过夜。《涉江》:“朝发枉陼兮,夕~辰阳。”②住宿的地方。《周礼·遗人》:“三十里有~。”③夜晚。《齐民要术·水稻》:“净淘种子,渍浸三~。”④隔夜的;隔年的;旧有的。《采草药》:“大率用根者,若有~根,须取无茎叶时采。”⑤富有阅历的;经验丰富的(老人)。xiù星宿。特指二十八宿。《列子·天瑞》:“日月星~不当坠也。”【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世】佛教指人的前生。【宿昔】⒈早晚,指很短的时间。⒉前一天夜晚;昨夜。⒊往日;从前。⒋平素;一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